跨国公司到底能让我们学到什么? ——“我有一种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下来的冲动”

2024-05-18 01:10

1. 跨国公司到底能让我们学到什么? ——“我有一种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下来的冲动”

加入跨国公司以后,我一直面临一个问题,即如何认识跨国公司。最先使我产生思考的是,有人说“你要成为狼,就要与狼共舞”。之后,我在媒体上看到“我们就是要做中国的狼”、“我们还要把狼窝建到美国去”……我想这何必呢。我赞成商务部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乐教授的“向跨国公司学习,与跨国公司合作,同跨国公司竞争”的提法。 自去年以来,在跨国公司对境内企业并购的问题上,不断有人在媒体上发表评论,认为这会威胁到国家的经济安全,从而不可避免地又使人联想起跨国公司的“狰狞面貌”。任何企业都具有垄断趋势,既使一个小企业主也会做垄断梦,这决不是跨国公司所特有的行为。反垄断是政府应该做的事,市场经济国家都制定有反垄断法并执行严格。瑞士罗氏公司的总裁在美国被判半年监禁并罚款五亿美元便是例证,最近,荷兰政府又对国内的几家啤酒生产商的价格垄断行为做出处罚。政府应该做而没有做,这是政府的问题。政府正在制定反垄断法,但尚需时日,这对于一个正在转型的国家实属正常。无端地指责企业,尤其是将帽子扣到跨国公司的头上是毫无道理的。经济问题就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就是政治问题,不要将企业行为政治化。 看到跨国公司这个强大的经济巨人,我们提出要国有企业做大做强,这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但是不管你多么希望拥有跨国公司,你都不能计划出一个跨国公司来,我们需要了解跨国公司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并知道跨国公司的演变过程。 在我进入跨国公司以后,不断地与中国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人们对跨国公司表现出多种态度。与我同机去海南开会的一位企业负责人很愤怒地对我说:“你挤占了我们的市场!”我只是一笑说:“客户选择谁,那是他们的权利。”但我知道这家企业的产品质量与我们相比,相差甚远。一些国内企业在竞争中丢失了一些市场,表面上看是跨国公司所为,实则是实行市场经济使然,只要实行市场经济就会有这样的结果,跨国公司在中国既挤占了一些市场,同时又创造了新的需求和更大的市场空间。一次,我在广西北海参加中国生化制药协会的年会,在会议讨论的时候,我自报家门说:“我是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的代表。”霎那间热烈的场面便鸦雀无声,人们对我充满了警觉。我立即接着说:“我也曾是沈阳医药管理局的副局长和东北制药总厂的副厂长。”这才使气氛慢慢得到缓和。大家对跨国公司感到神秘,因此我讲话时大家很注意听。也有人很羡慕,对我能进入跨国公司工作大加赞赏。当然,由于国家的招商引资的政策,渴望与跨国公司合作的人也不在少数。态度各异,皆出于对跨国公司不够了解。 一位不知名的经济学家对跨国公司的进入进行了理论性的分析:“在较少跨国投资的情况下,一国经济发展可利用的就是本国资源,本国企业就是‘民族企业’,民族企业发展壮大,国内市场不受国外企业的侵蚀,就体现了国家的经济利益。跨国公司大量出现后,不仅在全球采购、加工与销售,而且进行全球投资,全球融资。随着所有权的国际化,跨国公司的国籍特征日益弱化。尽管在关系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领域,保持国家的独立性是完全必要的,投资输出国和输入国之间也存在利益冲突,但跨国公司进入一国投资,越来越深入地融入东道国的整体经济之中,成为东道国的‘公民’,对东道国的经济增长、就业、税收而言,和‘民族企业’几乎并无两样。这就使国家经济利益的含义发生了变化。此时,一个日益明显的基本事实是,一国的国家经济利益不再仅仅体现为基于本国资本的传统‘民族企业’,而是体现为有境外企业参与其中,存在于‘本土’的合资和独资企业。”显然,认真地、实事求是地、发展地、综合地去研究和对待跨国公司,与跨国公司和谐相处是十分必要的,这关乎国家的重大经济政策,并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尤其如此。要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跨国公司,不能将对跨国公司的认识停留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水平上。跨国公司在当今的社会中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世界上半数以上的应用技术和重大发明为跨国公司所有,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使跨国公司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 我想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跨国公司,就在你身边的正在成长的跨国公司——诺维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于是有了《跨国共生》这本书。诺维信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酶制剂制造商,以生物技术为核心向客户提供问题的解决方案。她不是世界五百强,但她可以告诉你,她是世界上运行最好的企业之一。这可以从她在道琼斯工业股票指数中的可持续发展指数的生物医药板块上连续六年获得世界第一中得到验证。她坚持商业目标、社会责任与环境责任同等重要的原则,她是现代企业的一个典范。

跨国公司到底能让我们学到什么? ——“我有一种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下来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