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奶粉破产的原因是?

2024-05-16 17:33

1. 三鹿奶粉破产的原因是?

三鹿破产,非牌子不响,年代不久远,弊在作假!随着三鹿的破产和田文华等人的领刑,三鹿事件将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围绕此事件的喧嚣也将渐渐归于沉寂。其实,三鹿是不应该这么快就被忘记的,它应当作为一个标本被永久保存。一个品牌价值近150亿元、在中国乳品界创造了那么多“第一”的乳业巨头为什么会在一夜间轰然倒下?
   法律风险拖垮三鹿 根据目前披露的三鹿事件的有关资料,可以看到,三鹿公司自2007年12月份就陆续收到消费者投诉,反映有部分婴幼儿食用公司生产的婴幼儿系列奶粉后尿液中出现红色沉淀物等症状。但是直到2008年5月17日,三鹿集团客户服务部才书面向田文华、王玉良等集团领导班子成员通报此类投诉的有关情况。
  试想,如果三鹿建有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客服部门接到投诉后,就应当将这一信息及时地向风险防范机构报告,风险防范机构就应当对这一信息进行识别、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提出相关的建议,报告公司的决策机关。公司决策机关再根据风险防范机构的建议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三鹿真的这样做了,就可以把风险降到最低程度。然而从2007年12月至2008年的5月17日,5个多月的时间,三鹿集团对于这一信息表现出相当的迟钝,错过了挽救自己和挽救他人的大好时机。
在5月17日接到报告后,田文华组织成立了问题奶粉处理小组,由她自己担任组长,并在5月20日成立了由王玉良负责的技术攻关小组,同时还成立了奶源管理小组,由杭志奇担任组长,负责生产过程管理和奶源质量问题。一向重视公关工作的三鹿在此期间还成立了市场信息处理小组,由副总蔡树维和张振岭负责,针对消费者的投诉开展应对工作。
  应当说此时的三鹿的动作是迅速的,采取的措施也是有力度的。但是,在成立的各种组织里,却看不到有关法律风险的防范机构的影子。其实在这个时候,首先就应当及时启动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对可能发生的法律风险及其后果进行评估。
  三鹿在6月份初步发现了问题。2008年6月,三鹿又派人直接与出现婴幼儿结石病患的医院联系,试图找出原因。7月17日三鹿召开会议,会议通报了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发生了十几例婴儿患肾结石的情况,说大部分都食用过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江西、湖南、湖北、河北等地也出现了类似情况。此时三鹿“尽管不知道出了怎样的问题,但知道肯定出了问题”。
然而,即使意识到是自己的产品出了问题,三鹿仍然没有从法律的角度对这一事件采取任何措施。因为产品无论因何种原因出问题,都是产品质量问题,而产品质量问题就是法律问题,也就是说,此时该事件已经非常明确地演化为纯粹的法律问题,此时公司首先应当从法律层面上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但是三鹿采取的却是想办法“封锁媒体”。
  大约在7月20日,三鹿开始怀疑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7月24日,向河北省出入境经检疫局送检16批次的样品。7月26日,初步获知送检的样品中含有三聚氰胺。8月1日,三鹿正式获知16批次奶粉样品中15批次检出了三聚氰胺。
  8月1日傍晚到第二天凌晨4点,三鹿召开了经营班子扩大会议。会议最终形成了几项决议:一是对已有奶粉立即进行封存,暂时停止产品出库;二是收回市场上的产品并购置检测三聚氰胺的设备,由王玉良负责对库存产品、留存样品及原奶、原辅料进行三聚氰胺含量的检测;三是由杭志奇加强日常生产工作的管理,特别是对原奶收购环节的管理,并决定派出400多名检测人员到各收奶站,以“人盯奶站”的方式监督各奶站,确保原奶的质量;四是召开董事会,公布已经出现的问题,制定收回的方案,对通过检测的和没通过检测的产品进行抽查。
  从上面的回顾中可以看出,2008年8月1日前,三鹿的产品已经出现了质量问题,法律风险已经实际发生,但导致出现产品质量问题的原因是他人违法所致。8月1日前,三鹿一直在努力地查找原因,由于我国并没有食品中三聚氰胺的相关标准,三鹿公司在这一过程中既不存在故意,也不存在过失,其自身并不存在违法行为,此时三鹿的角色与患儿一样也是受害者。但是由于三鹿一直没有将这一事件纳入法律框架范围内进行处理,忽视了法律风险的存在及其严重性,导致事件在8月13日性质发生彻底变化。
  8月13日,三鹿集团再次召开了经营班子扩大会。根据新西兰恒天然公司的董事提供的一份欧盟关于食品中含三聚氰胺的标准,会议决定,用三聚氰胺含量不高于15毫克/公斤的奶粉,换回三聚氰胺含量高的奶粉。13日的会议结束后,公司副总王玉良召集有关人员开会,宣布对经检测三聚氰胺含量在每公斤10毫克以下的产品准许出厂销售。
  从这一天开始,三鹿由他人违法引发的法律风险演变为自己违法引发的法律风险,性质彻底发生变化。
  即使按照外方董事提供的欧盟标准,每公斤体重每天耐受三聚氰胺的量也只是0.5毫克,如果超出此量,三聚氰胺将会对人造成伤害,也就是说三聚氰胺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果奶粉中含有该物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九条第二项的规定,在国家没有相应标准的情况下,是严禁生产经营的。而奶粉中之所以含有三聚氰胺,是由于牛奶中被人掺入了该物质,也就是说牛奶已被掺假、掺杂了,用这样的原料生产奶粉或出售该种奶粉,就属于生产经营掺假掺杂的食品,依据该条第七项的规定,就是一种违法行为。
  正是这一违法行为,导致患儿继续增加,事件继续蔓延,损失进一步扩大,也使三鹿由令人同情的受害者变成了千夫所指、人神共愤的罪魁祸首,最终使之走向破产,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
  回顾三鹿事件的整个过程,应当说三鹿错过了很多次挽救自己的机会。三鹿之所以与这些机会失之交臂,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缺失相应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和体系,绝对是导致其毁灭的原因之一。
  三鹿事件反映出我国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严重缺失的现实,很多企业虽然强调管理,但也只是重视诸如营销管理、市场开拓之类的管理,很少进行风险管理,即便进行风险管理,也仅仅注重的是经营风险、市场风险的管理,而不是法律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像三鹿出事之后封锁媒体,就是出于防范市场风险的考虑。
  三鹿事件向人们表明,如果公司不注重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建设,法律风险也会与经营风险和市场风险一样,使公司走向毁灭。

三鹿奶粉破产的原因是?

2. 三鹿奶粉事件始末?

三鹿奶粉事件始末大盘点
●6月28日,位于兰州市的解放军第一医院收治了首例患“肾结石”病症的婴幼儿,据家长们反映,孩子从出生起就一直食用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所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7月中旬,甘肃省卫生厅接到医院婴儿泌尿结石病例报告后,随即展开了调查,并报告卫生部。随后短短两个多月,该医院收治的患婴人数就迅速扩大到14名。 
  ●省委、省政府领导和各相关部门对“肾结石事件”也高度重视。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闻讯后立即作了批示:“立即采取措施,及时妥善处理”。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冯健身也于9月10日作出批示,要求卫生部门及各监管部门做好患儿救治,迅速排查。
  ●9月11日,除甘肃省外,陕西、宁夏、湖南、湖北、山东、安徽、江西、江苏等地都有类似案例发生。
  ●9月11日晚卫生部指出,近期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卫生部专家指出,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
  ●9月11日晚,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产品召回声明称,经公司自检发现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牌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场上大约有700吨。为对消费者负责,该公司决定立即对该批次奶粉全部召回。
  ●9月12日,受省委、省政府委托,副省长咸辉带领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解放军第一医院看望、慰问该院收治的肾结石患儿。
  ●9月13日,党中央、国务院对严肃处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作出部署,立即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并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9月13日,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情况发布会上指出,“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事故是一起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三鹿牌部分批次奶粉中含有的三聚氰胺,是不法分子为增加原料奶或奶粉的蛋白含量而人为加入的。
  ●9月14日,卫生部部长陈竺带领有关司局领导及专家飞抵兰州,针对我省有关三鹿奶粉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展开专题调研。
  ●9月15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称,甘谷、临洮两名婴幼儿死亡,确认与三鹿奶粉有关。
  ●10月27日,三元股份首次正式承认正与三鹿进行并购谈判。
  ●10月31日,经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三鹿集团资产总额为15.61亿元,总负债17.62亿元,净资产-2.01亿元,已资不抵债。
  ●12月2日,曾是三鹿集团最大液态奶生产基地的邢台三鹿乳业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河北贝兰德乳业有限公司。
  ●12月8日,三元股份公告称,其董事会已经批准了《关于在河北石家庄成立子公司的议案》。三元股份以现金出资人民币500万元,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注册成立全资子公司。
  ●12月13日前后,三鹿二厂开工复产,这是三元在“托管”模式下,启动生产的首个厂区。此后传出消息,三鹿集团的七家非核心企业已陆续开工生产,但全部更名。
  ●12月19日,三鹿集团又借款9.02亿元付给全国奶协,用于支付患病婴幼儿的治疗和赔偿费用。
  ●12月下旬,债权人石家庄商业银行和平西路支行向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了对债务人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破产清算的申请
  ●12月23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三鹿集团破产。
  ●12月24日,三鹿集团收到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清算申请民事裁定书,一切工作正在按法律程序进行。三鹿将由法院指定的管理人(三鹿商贸公司)来管理,管理人将对三鹿资产进行拍卖,然后偿还给债权人。这一过程将在六个月内完成。
  ●12月24日,河北石家庄市政府、三鹿集团选取20多个代理商代表,到三鹿集团商谈,最终三鹿与代理商达成还款意向。
  ●12月25日,三元回应三鹿破产:重组方案调整须董事会决定。
  ●12月26日—31日,法院将审查债权人申请。
  ●12月26日,清算工作组已进驻三鹿。
  ●12月26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公开审理张玉军、张彦章非法制售三聚氰胺案。无极县人民法院、赵县人民法院、行唐县人民法院分别开庭审理了张合社、张太珍以及杨京敏、谷国平生产、销售有毒食品三案。
  ●12月31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田文华等4名原三鹿集团高级管理人员被控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庭审持续14小时。
  ●1月22日,三鹿系列刑事案件,分别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无极县人民法院等4个基层法院一审宣判。田文华被判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2468.7411万元。
  另悉,这批宣判的三鹿系列刑事案件中,生产、销售含有三聚氰胺的“蛋白粉”的被告人高俊杰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处死缓,被告人张彦章、薛建忠以同样罪名被判处无期徒刑。其他15名被告人各获二年至十五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2月1日提起上诉,田文华提出上诉,请求撤销一审判决,改判上诉人不构成指控所涉罪名。

3. 三鹿奶粉事件始末?

2008年 6月28日,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医院泌尿科收到第一例婴儿患有“双肾多发性结石”和“输尿管结石”的病例。至9月8日,该院两个多月来共收治14名患有同样疾病的婴儿。目前,甘肃省共上报病例59人,死亡1例。

     南京市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日前也接诊了20名因吃同一品牌奶粉患上肾病的患儿,病情严重的已转至上海治疗。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数十名患儿涉及湖北、湖南、山东、安徽、江西、江苏、陕西、甘肃、宁夏、河南等10个省份。事情变得复杂起来。“疑喝同一品牌奶粉而导致宝宝患肾结石”的消息开始像乌云一样笼罩在那些年轻妈妈的心头。不少人开始联想起2004年安徽阜阳劣质奶粉导致的“大头娃娃”事件。

     同时,也有专家表示,这一疾病与4年前安徽阜阳劣质奶粉导致的“大头娃娃”事件相比后果更严重,“因为它容易导致患儿的急性肾功能衰竭,若抢救不当,会导致婴儿死亡”。

     随着事态发展,9月11日晚,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产品召回声明,称公司经自检发现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市场上大约有700吨。三鹿集团公司决定立即全部召回2008年8月6日以前生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

     此前卫生部宣布,近期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

     到目前为止,对于婴儿患病的原因还没有彻底调查清楚,但是这些家长反映孩子出生后一直都在吃“三鹿”牌奶粉。据医院方面介绍,从前患肾结石的多为成人,儿童尤其是婴儿患此病的较少。

     奶粉市场可能面临变局

    大家注意到,这次“三鹿”奶粉事件,受污染的都是最便宜的10多元钱一袋的婴幼儿奶粉。显然,“三鹿”为了占领农村市场而采取了低价战略。就像安徽阜阳劣质奶粉导致“大头娃娃”事件所揭示的一样,农村消费市场依然是食品安全的重灾区。

      有资料显示,目前“三鹿”奶粉占有国内18.26%的市场份额,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形成以“三鹿”、“完达山”、“伊利”为代表的国产品牌和“多美滋”、“美赞臣”、“惠氏”为代表的国外奶粉割据之势。如果该事件处理不当,国内奶粉中档市场格局将出现变化。

     而“三鹿”面临的局势依然十分严峻。比如:目前除了必须召回的部分产品,其他产品如果也发现问题该如何应对?如果各地经销商、零售终端出现大规模撤货现象,该如何向消费者解释?最关键的是,在奶粉品牌众多的市场格局下,该如何挽回消费者对“三鹿”产品的信心?一系列问题等待“三鹿”回答,希望“三鹿”好自为之。相信通过这个事件,其他奶粉品牌将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经过全面整治,最终消费者将获得一个安全的消费环境。

而就在三鹿出事前的1个月,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吹嘘三鹿说:三鹿奶粉经过1100道检测关,所有不合格的牛奶,都被喂了猪……。这段布满谎言的电视节目如下:

三鹿奶粉事件始末?

4. 三鹿奶粉事件原因 如何?

[案例分析]三鹿有毒奶粉事件的幕后因素分析 三鹿的奶粉事件的幕后因素分析 现在三鹿奶粉的事件是国内最热的事件了,本人也关注了一下,很多朋友也问我对于这样的事件的看法,我特地分析一下共大家一起讨论。 首先本人查询了三氯氰胺的有关资料,发现网络上有的一般都是三聚氰胺的资料,而三聚氰胺是微溶于水的,该物质作为添加到宠物的饲料里面没有问题,但是要加在奶粉里面,这样的溶解率不高,当然有问题的,因为这样一来,大家冲奶粉肯定就冲不开了。为了让它溶解,使之成为氯化物是一个化学常见的做法,但是这样它的溶解物中就一定要有氯离子,对于氯离子我们是很容易发现问题的,因为我们的食盐让你感觉到咸味,就是氯离子在起作用,所以这样的三氯氰胺,还是无味的吗?我们在网络上找不到三氯氰胺只有三聚氰胺,只说三聚氰胺的无味,这本身就是巨大的问题,看来言论被控制了。 如果三氯氰胺有氯离子的咸味,那么就太容易被发现了,大家偿一下就知道了,因此他们要在婴儿奶粉上下手,婴儿不知道也说不出啊,这样的结果一定是厂家明知的故意,也是所有产业链上相关人员的故意。 然后再看三氯氰胺对于蛋白质的替代作用,我们测定蛋白质的含量,一般就是测定氮的含量,而蛋白质的氨基酸一个碳上只有一个氮,而三聚氰胺是一个碳上有三个氮,因此加入一份的氰胺,能够顶三份以上的蛋白质,这样的结果,在液态奶不容易发现,但是变成干货的奶粉,分量可就大大地不同了,厂家收奶农的奶是液态的,制成奶粉一定可以看到分量的不对,所以为了对水而加入三氯氰胺的说法,量大了企业一定在制奶粉时可以发觉的。 再看我们传唤的78位奶农,三鹿是万吨的问题奶粉,即使按照较少的700吨奶粉的说法,这78位奶农即使是人人有问题,他们贡献的能够有多少奶粉呢?平均一个人10吨奶粉,折合几十吨的鲜奶,数量大了点吧!如果是个别的有害奶,加入到这样多的奶粉中,有害物质早就被稀释,不会有那样的危害了,三聚氰胺毕竟不是毒药,危害不是那样的明显,人类的肾脏由于不能再生,它的功能盈余是很多的,一个人的单个肾脏的30%的功能就能够满足人的肌体需要,稀释的三氯氰胺应当不会有明显的肌体表现,所以要不是厂家另外也加入了三聚氰胺,就是有更多的奶农在加,如果人人在加,那就是一个公开的行业秘密了,厂家的人也不可能不知道。 再看一下政府的处理,老百姓理解的是政府在强力的解决问题,但是对于专业人士就可以看出政府的实际用意是在掩盖问题,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这次出来处理的牵头单位居然是卫生部!我们的奶粉厂是企业不是医疗机构,卫生部对于企业是没有行政执法的权力的,最多是卫生许可证、食品许可证的颁发,比起工商局的权利力度小多了。而卫生部的一个说法就是三聚氰胺是否可以作为食品的添加剂没有法律的禁止性的规定,试想一下,什么问题都一定要禁止性规定吗?我们给食品中加水、加沙子甚至加毒药,需要有禁止性规定吗?我们自然界的各种物质亿万万,也不可能对于每一种物质都有禁止性规定啊!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你行为的动机是什么!而三聚氰胺是用尿素生产的,尿素是一个人体的代谢废物,这样的物质按照常识也应当知道会对于人体的排泄系统危害的几率极大,没有试验绝对不能食用,而且使用的目的在于造假,就从法律的观点看,主观犯罪动机有,犯罪的结果也有,犯罪人有、犯罪的受害人也有,就是我们犯罪的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都具备,犯罪的要件俱全,首先应当作为刑事责任由公安负责,同时对于企业的管理单位,也是工商局出面,这里由卫生部牵头,本身就是一开始就做好了掩盖真相的准备。 这里我们要问,为什么政府要掩盖这样的真相?是企业的相关人用经济利益搞定的吗?我认为应当不是,因为这样的事件由卫生部而不是公安部或者国家工商总局牵头,在我们这样重视安全生产的今天,应当是经过了国务院级别的决策才对,三鹿这样的企业,没有这样的能量吧!这样的处理的背后,一定有全行业更深层次的背景。 就如我们当年对于雀巢奶粉的碘超标事件,这样的事件的背后的背景根本不是什么碘超标的问题,我们国家是一个严重缺碘的国家,我们的食盐要以国家标准的方式强制加入碘,而雀巢牛奶中的碘正是我们需要的,我们的标准也是建议性的标准不是禁止性的标准,之所以搞碘超标,原因是当时欧盟在搞我们出口的鞋子,这是国家的贸易摩擦,就如日本搞我们的蔬菜检测,我们就搞SKII的钕问题,而实际上只要测量达到那样的精度,所有的化妆品都有问题,我们的标准的不得检出正常的应当是指分析纯的四个九的纯度的检测,但是你搞了一个半导体要求的MOS纯的六个九的纯度的检测,当然有问题,再进一步说,只要你的测量精度足够,所有的元素都可以检测出来。所以这样的操作一定是有背后的东西的。 三氯氰胺的问世也不是一两天了,这样的造假也不会是今年才开始,所以我们还要联系中国的其他事件来看问题的本质,我们从媒体的报道可以看出毒奶粉是从今年三月才开始的,在那个时候附近还有什么事件呢?我们这样横向的一看,就明白为什么了。在那个时候,乳业企业在申请涨价,而政府为了保持CPI的不过快增长,就是限制乳品的涨价! 我们知道中国现在的乳制品行业是一个市场化非常高的行业,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企业的利润是非常微薄的,而在去年开始的涨价过程中,主要饲料玉米的涨幅巨大,极大地加大了乳品生产的成本,不涨价实际上是企业没有活路的。 企业要生存,一定会向奶农转嫁成本,奶农实际上是产业链中最薄弱的环节,企业对于奶农的压价,奶农只有承受,否则你就杀牛,多少钱的奶牛投资就血本无归,不杀牛,牛就自然要吃料,成本就不能低,所产的牛奶必须买给奶粉厂,否则一两天后就腐败变质只有倒掉了,因此奶农不加假,是无法生存的,而牛奶厂也知道,但是要是较真,逼着奶农只有把奶牛杀了的话,奶粉厂再想有这样的供应基地可就难了,因为奶农再养奶牛的信心很难再有,而且养一头奶牛到产奶的时候,不是一两年就可以的事情。 这样的结果,一定是全行业不得已的问题,是不顾经济规律人为干预市场的恶果,一个企业对于这样的参假的后果是很清楚的,中国以前的假冒伪劣一般都为小企业的赚一把就跑得行为,像三鹿这样的行业龙头企业,一般是不会做的,因为这样的操作赚不回企业的投资,只有企业的生存有问题了,才会如此,因此我认为这样的问题是国家的无理干预市场的政策导致企业难以生存后的结果,为了不揭示企业生存的无奈,政府只有包庇企业这样的行为,因此这次事件与普通的假冒伪劣事件是有本质的不同的。

求采纳

5. 三鹿奶粉破产的原因是什么

。
  三鹿事件反映出我国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严重缺失的现实,很多企业虽然强调管理,但也只是重视诸如营销管理、市场开拓之类的管理,很少进行风险管理,即便进行风险管理,也仅仅注重的是经营风险、市场风险的管理,而不是法律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像三鹿出事之后封锁媒体,就是出于防范市场风险的考虑。

三鹿奶粉破产的原因是什么

6. 三鹿奶粉事件到底怎么回事?

中国卫生部11日晚指出,近期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 

中国卫生部专家指出,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1日晚则发布产品召回声明称,经公司自检发现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场上大约有700吨。 

三鹿集团公司决定立即全部召回2008年8月6日以前生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三鹿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奶粉生产企业。 

此前,三鹿集团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密切关注奶粉致病事件,已派人赴相关地区了解情况,并全力配合有关部门调查。 

11日白天,甘肃省卫生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向媒体通报了部分婴儿泌尿系统结石病因调查情况,目前,该省共上报病例59例,死亡1例,以农村患儿为多。 

早在7月16日,甘肃省卫生厅就已开始调查部分婴儿泌尿系统结石病因。当日,当地一家医院通过电话向卫生厅报告,称今年该院收治的婴儿患泌尿系统结石病例明显增多,近几个月已达十几例,经了解均食用了同一品牌的配方奶粉。 

接到该报告后,甘肃省卫生厅立即组成调查组展开调查。在初步调查之后,甘肃省卫生厅随即向中国卫生部做了汇报,并根据卫生部要求展开流行病学调查。 

此外,江苏、陕西、湖北等地医疗机构也陆续收治了多例婴儿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婴儿均处于哺乳期,均曾经服用过或仍在服用同一品牌奶粉。经过精心救治,大多数患儿已经康复出院。 

据曾收治患儿的南京市儿童医院副院长黄松明介绍,经过调查,医院发现这些患儿或多或少都喂养过同一品牌的奶粉,由于一些患儿喂养的奶粉品牌存在交叉现象,医院无法断定这一品牌奶粉与肾结石有直接关系。 

南京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导师、南京鼓楼医院泌尿科外科孙西钊教授陆续接到南京儿童医院送来的10例泌尿系统结石样本,经检验发现,这10例结石的混合成分是中国此前从未发现过的,发病者均为尚在哺乳期的婴儿。 

据有关医生介绍,泌尿结石的发病很少见于婴儿,在短时间内有这么多婴儿患有双肾结石非常罕见。 

事件发生后,中国国务院相关部门对此事高度重视。中国国家质检总局派出调查组赴三鹿奶粉生产企业调查事故原因,并在全国范围内对同类产品进行专项检查;工商总局加强了对市场上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监督检查;卫生部组织联合调查组开展该事件的调查处理,并在全国范围内对可能由此造成的婴幼儿患病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同时紧急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诊疗方案。其他相关部门也采取了相应措施。 

中国卫生部提醒公众,立即停止使用该品种奶粉,已食用该奶粉的婴幼儿如出现小便困难等异常症状,要及时就诊。同时,卫生部要求各医疗机构及时报告类似病例。 

中国卫生部已将事件有关情况向世界卫生组织及有关国家通报。有关调查处理进展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发布。

7. 三鹿奶粉事件咋回事

事件起因是很多食用三鹿集团生产的婴幼儿奶粉的婴儿被发现患有肾结石,随后在其奶粉中发现化工原料三聚氰胺。根据我国官方公布的数字,截至2008年9月21日,因使用婴幼儿奶粉而接受门诊治疗咨询且已康复的婴幼儿累计39,965人,正在住院的有12,892人,此前已治愈出院1,579人,死亡4人,另截至到2008年9月25日,香港有5人、澳门有1人确诊患病。事件引起各国的高度关注和对乳制品安全的担忧。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对国内的乳制品厂家生产的婴幼儿奶粉的三聚氰胺检验报告后,事件迅速恶化,包括伊利、蒙牛、光明、圣元及雅士利在内的22个厂家69批次产品中都检出三聚氰胺。该事件亦重创中国制造商品信誉,多个国家禁止了中国乳制品进口。2008年9月24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表示,牛奶事件已得到控制,2008年9月14日以后新生产的酸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等主要品种的液态奶样本的三聚氰胺抽样检测中均未检出三聚氰胺。
早在2004年的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中,公布的不合格奶粉企业和伪劣奶粉中,三鹿奶粉亦在列,但随后证实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失误所致,把三鹿撤出“黑名单”,多个国家机关联合发文,要求各地允许三鹿奶粉正常销售。
2007年2008年9月2日,河北省产质量量监督检验院对蛋白质、亚硝酸盐,以及抗生素残留等营养指标、理化指标及安全指标等进行检测,结果全都合格。该检验结果并由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每周质量报告》节目专访播出。
不过据新浪从有关方面获得的“三鹿内部邮件”显示“2008年3月以来,三鹿集团先后接到消费者反映:婴幼儿食用三鹿婴幼儿奶粉后,出现尿液变色或尿液中有颗粒现象”。后在法院审判中,公司管理人员证实公司最早接收投诉是在2007年底。
2008年9月12日三鹿集团声称,此事件是由于不法奶农为获取更多的利润向鲜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三聚氰胺在一份报价单中的价格为每吨8700元。早在2008年7月中旬,就有记者就从三鹿品牌甘肃省总经销商——兰州兴源食品公司了解到三鹿已经停止生产确认受到三聚氰胺污染的奶粉品牌三鹿优加奶粉,2008年9月12日网易财经编辑从三鹿品牌总监处得到确认,2008年8月5日就通知各地经销商,三鹿在3月至2008年8月5日之前生产的产品受到污染,停售优加系列产品,并且秘密召回,但未公诸于众。这导致在此后的一个多月里,又有一批婴儿仍食用了三鹿问题奶粉。 三鹿集团官方网站在事件曝光后遭到数轮攻击,网站标题被黑客改为“三聚氰胺集团”;首页也被改为“看三聚氰胺集团新闻有感”,甚至一度成为了黑客们的聊天和“集体路过”场所。在第二轮攻击中,“三聚氰胺”被作为产品名称列在三鹿的产品网页上。
2008年9月13日,中国国务院启动国家安全事故I级响应机制(“I级”为最高级:指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处置三鹿奶粉污染事件。患病婴幼儿实行免费救治,所需费用由财政承担。有关部门对三鹿婴幼儿奶粉生产和奶牛养殖、原料奶收购、乳品加工等各环节开展检查。质检总局将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对市场上所有婴幼儿奶粉进行了全面检验检查。
石家庄官方初步认定,三鹿“问题奶粉”为不法分子在原奶收购中添加三聚氰胺所致,已经拘留了19名嫌疑人,传唤了78人。这19个人中有18人是牧场、奶牛养殖小区、奶厅的经营人员,其余1人涉嫌非法出售添加剂。
河北省政府决定对三鹿集团立即停产整顿,并将对有关责任人做出处理。三鹿集团董事长和总经理田文华被免职,后并遭刑事拘留,而石家庄市分管农业生产的副市长张发旺等政府官员、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市长冀纯堂也相继被撤职处理。河北省委也决定免去吴显国河北省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职务。22日,李长江引咎辞去国家质检总局局长职务,这是因此次事件辞职的最高级官员。毒奶粉事件在中国形成了一股“行政问责与司法问责风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产品质量法》,三鹿集团最高将被罚两亿元人民币。
新华社报道,三鹿毒奶粉事件事态扩大的主要原因是三鹿集团公司和石家庄市政府在获悉三鹿奶粉造成婴幼儿患病情况后隐瞒实情、不及时上报所致。
2009年1月22日,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三鹿前董事长田文华被判处无期徒刑,三鹿集团高层管理人员王玉良、杭志奇、吴聚生则分别被判有期徒刑15年、8年及5年。三鹿集团作为单位被告,犯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处罚款人民币4937余万元。涉嫌制造和销售含三聚氰胺的奶农张玉军、高俊杰及耿金平三人被判处死刑,薛建忠无期徒刑,张彦军有期徒刑15年,耿金珠有期徒刑8年,萧玉有期徒刑5年。

三鹿奶粉事件咋回事

8. 三鹿奶粉事件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大家注意这次三鹿奶粉事件,受"污染"的都是最便宜的18块钱一袋的婴儿奶粉,显然,三鹿为了占领农村奶粉市场这块最后的肥肉采取了低价倾销战略,但是卖这18块钱一袋的奶粉连本钱都不够,大量生产岂不亏老本了吗?于是三鹿为了节省成本,在奶粉中添加廉价大豆蛋白粉来替代奶粉,这大豆蛋白粉本来也没啥大事,但是,恰恰这次里面被添加了伪造蛋白质的三聚氰胺这高科技玩意,于是最终制造出这起轰动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当然,成人奶粉中肯定也添加了这种高科技玩意,因为成年人的代谢能力比婴儿强大得多,除了特殊的病人,自然也不会有中毒事件发生。另外,如果你想知道三聚氰胺这玩意在中国食品工业和饲料工业应用的广泛性,"蛋白精"也许就是这个玩意! 

其实,造假也是一种创造,现在还有比三聚氰胺更先进的造假产品,能"耐水洗化验",能"抗氨氮反应"。总之一句话,你高科技的爷爷都检测不出来这是假的蛋白质。你生活在这样的一个虚假的社会里,你觉得安全吗? 

有文章这样质问:三鹿奶粉事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现在究竟还剩下什么东西可以安全地吃进肚子里?三聚氰胺这个黑手,从最初的牛羊饲料市场开始蔓延,发展到今天,终于伸到了婴儿奶粉这个领域。我想数以亿计的中国人,不知不觉中,早已吃了好多年用三聚氰胺喂养出来的猪肉,牛肉,鸡肉,喝了很多年添加了三聚氰胺的成人奶粉,不知不觉中,都受到了三聚氰胺的污染。有没有谁做过三聚氰胺对人类健康长期影响吗?我想肯定还没有,因为谁都不会想到,一个国家几亿人,竟然会去吃这种跟食品风牛马不相及的塑料工业的原料。 

大头婴,结石儿何时不再在中国大出现?善良的人们,用您的正直,有您的良心去做好每一件事吧!上天会记住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