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为什么又叫城摞城?

2024-05-19 04:48

1. 开封为什么又叫城摞城?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悠久的历史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望其项背!从夏商周春秋,到唐宋元明清,中间不知道历经了多少朝代,因此,现如今中国,有着许许多多被称为“古都”的城市,比如西安、郑州、南京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古都里,有一个古都的别称很是令人好奇,它就是开封,民间又称之为“城摞城”!
开封为什么又叫“城摞城”呢?
这要源于流传的一个传说:“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几座城”!
民间说,在开封这座城市的下面,还有几座历史古城!而现实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传说逐渐的被我国考古人员考证。
1981年,在开封某个湖泊的一次清淤工程中,人们意外挖出了明朝周王紫禁城的遗址。这一发现被考古人员知道,很是兴奋。
紧接着,考古人员便开始了挖掘工作,先是在地下3米的地方发现了清代的开封城,又在5米的地方发现了明代的开封城,随后又在6米的地方发现了金人的汴京城;接着向下挖掘,地下8米处的大宋汴梁城、10米处的唐朝汴州城,都相继被考古人员发现并证实!
但由于勘探技术手段所限,传说埋在最下方的魏国大梁城尚未被发现。
不仅“城摞城”,甚至还有“路摞路”、“墙摞墙”、“门摞门”的奇特现象。这意味着,经历上千年的历史朝代演变,开封这座城市的南北中轴线竟然都没有丝毫变动!这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古往今来,大部分都城都会由于战乱城毁而抛弃旧城,另择新址重建,但开封这座城市,临近黄河,历史上多次被湮灭消失,多次经由战乱,却又多次受到统治者的青睐,在消失的都城之上,又多次重新建都或建城!
整个地球之上,能有哪个都城像开封这样,叠压层次如此之多、规模如此之大?可以说,在世界级范围内的都城史和考古史上,这都是独一无二的!
更为震撼的是,除开封之外,河南还有一个城市,也有“城摞城”的奇观,那就是商丘!但商丘的“城摞城”至今没有像开封这样有如此详细的事实材料证明!
这、或许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强有力的证明“得中原者得天下”这句话了吧!

开封为什么又叫城摞城?

2. 开封的城摞城在哪里?是个公园吗?

开封市城摞城在开封市金明中学东100米左右,夷山大街与汉兴路交叉口。
它不是个公园,而是古遗址,开封市我国历史上的一座著名古都,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都,素有七朝都会之称,然而,历代兵火使这座昔日气势恢宏的繁华都城残破凋零,滔滔黄河水更使期数次淹没,最后淤没于地下数米之深。

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大部分都城由于兵火水患城毁国亡诸原因,都采取了抛开旧都城,另选新址营建新都城的做法,如秦都咸阳城、汉唐长安城和隋唐东都洛阳城等,他们避开旧城移地兴建新城,少则相距十几里,甚至几十里上百里另辟新址。而古都开封,虽历经兵火水患,但基本上都是在旧址上屡淹屡建,城市坐标基本固定,城池没有移动,中轴线不变,这是我国城市建设史上特有的宝贵实例,由此形成了城摞城遗迹现象。

3. 河南开封“城摞城”有哪些奇观?

地下,历次黄河水患使开封数座古城池深深淤埋于地面之下;地上,则因黄河泥沙淤积使河床不断抬高,形成了河高于城的“地上悬河”。
两种都堪称世界奇迹的景观同时出现在一座城市。在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流经的上百座大中小城市里,像开封这样与黄河关系如此密切的城市恐怕并不多见。
漫步在开封以北约10公里处著名的柳园口黄河大堤上,可清楚地看到黄河之水已高出两岸的地面3米到5米。大堤北边的黄河在奔流,大堤南边的村庄、树木、农田,好像落在凹坑里,连那高大的杨树梢,也比不上大堤高。

开封黄河河务局曾经实地测量,柳园口黄河段的河床底部,比宋金皇宫遗址处的龙亭公园内地地面高11.49米。
在黄河流域,开封属中下游地区。穿过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后,黄河进入广阔的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流速降低,从中上游带来的巨量泥沙,至此便大量沉积下来。到了开封境内,这种现象最为明显。据统计,每年有3亿吨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内,使这段河床每年平均升高10厘米。这样日积月累,年复一年,使开封河段已逐步形成闻名中外的“悬河”奇观。清代的史书中就有如下记载:开封城“城在釜底,仰视黄河……”
黄河水患威胁历来以下游最为严重,北抵天津,南达江淮,在25万平方公里的扇形大平原上,两千多年间几乎到处都有黄河决溢、改道留下的痕迹,更直接使开封数座古城池深深淤没于地面下。经考古发掘证实:开封“城摞城”最下面的城池--魏大梁城在今地面下10余米深;唐汴州城距地面10米深左右,北宋东京城距地面约8米深,金汴京城约6米深,明开封城约5米-6米深,清开封城约3米深。

国家开展治黄行动以来,历史上“三年两决口”的黄河已实现55年伏秋大汛未决口的伟大成就。然而,黄河防汛部门始终不敢掉以轻心,因为“地上悬河”之势愈加险峻,河床同大堤赛跑的局面仍未有改观。每到汛期,开封军民都要奋战在黄河大堤上严防死守,以确保古都安全。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地上悬河”,地下“城摞城”的奇特景观,如今又成为外地人来古城开封游览的一大特色。在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下,这一景观正在得到逐步开发。

河南开封“城摞城”有哪些奇观?

4. 河南开封“城摞城”开发的意义是什么?

开封“城摞城”奇观的神秘面纱正在考古工作者的努力下被层层撩开,随之呈现出来的这一独特现象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兴趣和学术界的密切关注。
著名历史地理专家、中国古都学会会长朱士光教授显得异常激动:“城摞城”现象在文献中早有记载,但一直没有考古材料证明,如果没有考古工作的手段更新和学术研究的进步,很难像今天这样将“城摞城”遗迹揭示得如此清楚和准确。
由于黄河多泥沙的独特水文特性,黄河流域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城邑遭受了与开封城同样的命运,但开封是七朝古都,像它这样叠压得层次之多、规模之大,在我国5000年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朱士光教授还对“城摞城”现象的学术研究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层层叠压起来的5座城池,立体地展现了开封自建城以来2000多年来的古代城市变迁史。它就像“活的化石”,层层对其进行准确地剥离,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都城的布局、特点、建筑规制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以及相关时期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据。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一座开封城,也是一部王朝更替史。
对于20年来一直在古都从事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封市文物处处长、研究员丘刚来说,对“城摞城”现象的揭示和研究,已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他说,“城摞城”现象的形成,与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有着密切的关系,黄河在中国古代沿黄城市的兴起、发展、衰亡,以及对中华民族的繁衍、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影响力,都生动、具体地浓缩在了“城摞城”中。从另外的意义上说,“城摞城”对于研究黄河的泛滥、泥沙的淤积和灾变现象等等,都提供了大量材料。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程民生说,6座开封城像塔样层层叠压,特别是从唐代到如今的2000多年间,这座城市的中轴线没有变化,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顽强向上的典型代表,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迹。

作为宋史专家,程民生对考古过程中揭示出的北宋东京城特别感兴趣。他说,中国古代的城市主要是官府所在地,到了北宋东京城才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那时的东京城市结构已打破了以往封闭的坊市制,呈现出开放的新型城市面貌,在中国都城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城摞城”现象为对比研究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城市变迁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开封历史上有史可考的第一个都城魏大梁城,曾被整体淹没,它应该比现今发现的东京城保存得更为完整,如果有一天能借助更加先进的考古手段将其找到,考古材料进一步丰富,那么“城摞城”现象在学术研究上的重要性会更加突显。
“城市的叠压其实就是文明的叠压”,河南省文物局局长常俭传说,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开封城几度被深埋,但开封人民始终没有放弃,一次又一次重建文明,体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他表示,文物部门已着手进行“城摞城”保护和展示方案,以启迪子孙后代,热爱黄河母亲,热爱祖国,不断创造新文明。

5. 河南开封“城摞城”考古发现了什么?

8月10日消息,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开封市自2012年启动“城摞城”新郑门遗址项目,进行保护性考古发掘。目前,考古发掘工作仍在进行,发现有宋代城门遗址、清代民居院落等文物遗存。

据介绍,历次黄河水患使开封从战国时代到清代2000多年间的6座古城池深深淤埋于地面之下,人们又一次次地在原址上重建家园,掩埋在泥沙深处的座座古城,如“叠罗汉”般叠压起来。考古发现,开封地下3米至12米处,上下叠压着6座城池,构成了“城摞城”奇观。

城摞城指的是不同朝代的古都、古城叠加在一起的城摞城奇观。历经20年考古发掘,我国考古学家在古都开封地下3米至12米处,上下叠压着6座城池。

其中包括3座国都、2座省城及1座中原重镇,构成了“城摞城”的奇特景观。另外,考古专家在位于商丘市现存商丘古城之下也发现了六座不同朝代的古都、古城叠加在一起的城摞城奇观,这都是由于历代黄河泛滥所造成的。

河南开封“城摞城”考古发现了什么?

6. 着这样的话:“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几座城”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考查城市区位。
小题1:“城摞城”主要由于泥沙淤积,反映其地势低洼;
小题2:A项古都城市的发展受矿产资源的影响小,且开封周围也没有典型的矿产资源;错误。B项开封位于黄河流域,耕地类型为旱地;错误。C项我国儒家思想的发源地为山东;错误。故选D项。
小题3:开封位于黄淮海平原,故旱涝盐碱多发,而由于位于黄河沿岸,故有较充足的水源条件。故选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