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后保险理赔流程是怎么样的?

2024-04-30 07:11

1. 车祸后保险理赔流程是怎么样的?

一、报赔发生交通事故后,应妥善保护好现场,并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路面事故同时还要报请交通部门处理。二、核定保险公司接到报案后,会派人到现场勘察或到交通部门了解出险情况,同时对车辆进行定损,估算合理费用,并通知车主到保险公司指定的修理厂处理事故车辆。三、全部损失保险车辆发生全部损失后,如果保险金额等于或低于出险当时的实际价值,将按保险金额赔偿。保险车辆发生全损后,如果保险金额高于出险当时的实际价值,将按出险时的实际价值赔偿。四、部分损失保险车辆局部受损失,其保险金额达到承保时的实际价值,无论保险金额是否低于出险的实际价值,发生部分损失均按照实际修理费用赔偿;保险车辆的保险金额低于承保的实际价值,发生部分损失按照保险金额与出险时的实际价值比例赔偿修理费用。保险车辆损失最高赔偿额以保险金额为限。五、赔付时间在车辆修复或自交通事故处理结案之日起三个月内,保户应持保单、事故处理证明、事故调解书、修理清单及其他有关证明到保险公司领取赔偿金。

车祸后保险理赔流程是怎么样的?

2. 对保险的感悟


3. 保险有什么好处

1.百万医疗险。2.重疾险。3.意外险。4.定期寿险。

保险有什么好处

4. 选择保险

首先声明,我不是任何保险公司的业务员,所以我跟你没有什么利益冲突,也不会给你直接推荐什么产品(因为事实上各个公司的产品都是大同小异,没有实质性区别的,换汤不换药而已)。我只说说一些原则性的看法。

其次,没有哪一款产品可以同时满足你这三大保险需求,绝对没有。因为你这三大保险需求事实上属于三大不同的保险类型,只可能通过保险组合的形式来应对。

第三,个人感觉你有保险意识,但对保险本身不够了解,尤其是你所谓的“选择有实力的保险公司”,这句话有那么点外行(当然也可以理解,你担心的不外乎是保险公司一旦破产你的保费打水漂的问题,这个你看看《保险法》89-95条的内容就可以安心了)。还有你要求的“到期会连本带利返还保费”,显然是混淆了保险与银行储蓄之间的关系了,这一点很容易被不良业务员利用。

再者,你提供的家庭财务信息过少。年收入15万是比较固定的呢还是浮动性的?这15万是扣除五险一金以及个税以后的可支配收入呢,还是包括这些的总收入?你们家庭目前是否有房贷车贷这样的固定支出?现在没有的话可预见的未来有没有?是否有大额的赡养老人的负担?有没有孩子?个人财务信息公布越充分,越容易分析什么样的保险适合你。

我现在假设你们夫妻俩15万的收入是比较固定的,而且是扣除五险一金后的可支配收入,没有房贷和车贷,没有孩子,也无须赡养老人(这是我假设的情况,也是我可以想到的你们夫妻俩负担最轻的情况,可能与你们的实际情况不符)。照这么计算的话,你们每年可以承担的不至于影响正常生活的保费应该是1.5万元,分摊到每个人头上是7500。照这个数字计算的话,个人认为要同时充分满足你三大块要求有那么点困难。当然1.5万的数字是根据假设得出的,你们可以适当做条件,不过计算保费的原则是可以告诉你的,那就是:年保费总额为年度可支配收入的10%-15%。具体的你们可以自己算。

再回过头看你的三大块要求。第一条其实是一种理财需求而非保险需求,后两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险需求。买保险的一大原则就是先保障后理财,毕竟保障才是保险的本质,而投资理财只是附带功能。如果首先是为了理财而购买保险有点本末倒置了。所以,个人建议你先重点解决后两条。反正我前面已经说了,你三大需求不可能通过单一的一款产品同时满足,只可能是保险组合。

先说你要求的意外险好了。这是比较纯粹的消费型,或者说是保障型保险。意外险的特点是保费低而保额相对很高,相应的缺点(其实不是缺点,但很多消费者就觉得是缺点)是如果在保险期限内被保险人没出事故,保费是不退还的。没有哪款意外伤害险是会到期返本的。也许有的业务员会拿着一款寿险告诉你这个也可以保意外伤害,而且到期没出事故可以返本。但业务员没说的是,只有当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而身故,才可以得到寿险的赔偿(寿险不管伤病而只管生死)。意外伤害险目前基本都是卡单的形式,就是一张小的保险卡,一般一百来块钱一张,每张1年,比较便宜和实用,各个公司都有的卖,而且内容也差不多。你可以给你们夫妻俩一人买上一张,另外也有家庭卡,也可以。这是你三大要求中最容易达到的,也是最便宜的。

如果你嫌这一块的保障还太低,你可以考虑:你们夫妻俩互相为对方购买一份定期寿险,互相指定对方为受益人。定期寿险的价格也是相对比较低廉的,也是只保生死不管伤病,同样是没出事的话不返还保费。这个可买可不买,主要是从加强保障的角度考虑。

其次来看你要求的医疗方面的需求。这个首先就要分析你们夫妻俩的社保情况。因为保险公司对于有社保和没社保的投保人,在医疗保险上往往区别对待的。比如有的公司规定,要你的社保这一块用光了,保险公司再出手;也有的公司规定,有社保的话保费可以便宜一些;诸如此类。所以你要区分清楚。此外,你既要求是有住院补贴,又要求是管重大疾病。事实上这两点也分属不同的医疗保险。重疾险各个保险公司都有,而且“重疾”的范围也都基本一致,就是要被保险人得了合同规定的重疾,保险公司会负责给付保险金,而得了规定以外的病就不管了细分的话一般又分两种,一种是定额给付的,比如得了规定的重疾,就按照合同规定付你一笔钱,至于这笔钱够不够看病用,甚至是不是看病用,保险公司就不管了;另一种是费用补偿型,就是你得了规定的重疾,会按照一定比例“报销”你的合理的医疗费,当然有一个数额上限。这两种无所谓好坏的,你买哪一类都可以(反正你占不着保险公司的便宜,精算师算得比你精)。住院补贴一般是由住院津贴险来负责,就是你住院的费用会按实际天数扣除一定的观察期(一般是3天)后按日给付给你,也有天数或者金额的上限。住院津贴险我没见过有到期返本这一说的,不住院就打水漂了;重疾险我也没见过,但我见过有分红的的重疾险,这个分红一会儿再跟你细说,里面文章很大。所以你的第二块,就是医疗方面的保险需求也比较容易解决,购买一份重疾险,附加一份住院津贴险也就可以了。

这边需要说明的是,有些保险公司有“意外伤害医疗保险”。虽然带了意外伤害的字样,但事实上这仍然是一款医疗保险,也就是如果你因为意外伤害而发生了医疗费用,那么保险公司会相应赔付,如果是疾病出的费用那肯定就不管了。而一般的普通医疗保险是伤病都可以管的,有点类似于咱们的社保。你们也可以考虑在购买意外伤害险的同时购买意外伤害医疗保险。但要区分清楚两个不同险种的内容和责任。

最后就来说说你希望的“到期还本付息”。这是你表述中问题最大的一点,也是最容易被利用的一点。如今很多保险业务员在介绍保险时都希望用存款来做类比,把保险说成连续性的储蓄,把保费说成“本金”,把保单的“生存金”尤其是“红利”说成“利息”,同时鼓励客户把红利的生存金都一直放在保险公司累积生息,到最后一次性支取保险的满期金,生存,红利说成是连本带利返还保费。这样的描述很具有诱惑性,但却是带有重大的欺诈性质。保险,尤其是中长期的人寿保险的确带有储蓄性,特别两全保险(所谓两全保险就是活着有钱拿,死了也有钱拿,看怎么个活法怎么个死法;前面提到过的定期寿险是活着没钱,死了有钱拿,想拿钱,去死,而且要死对时候。这些表述是当初我在保险公司做讲师的时候教学员记忆时候用的),储蓄性极强。但保险的储蓄性主要体现在“不丧失现金价值条款”上,绝非通常意义上理解的银行存款储蓄。本金和利息的概念只适用于存款,保险是没有本金和利息之说的,保险只有保费,生存金,满期金和红利。所以,也许从数量上说,等保险到期后一次性领取保险的生存金,满期和红利,从数量上说和存款还本付息很类似,但严格从金融产品的内容和性质上说是完全两样的。

在这4个概念中,保费,生存金,满期金都是合同中规定的,没什么来去,文章最大的就是红利了。红利你可以理解为保险公司用你的保费去投资后给你的分成。与另外三个概念,还有存款中的利息相比,红利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确定性。《保险法》有明文规定,红利是不确定的,要根据保险公司每年的经营状况来确定。保险公司应将不少于每年可分配盈余的70%用于分红,但如果经营不善,也完全可能分红很少或无钱可分。现实中,分红险是目前的主流险种,尤其是分红型两全寿险,每个公司都有这方面的主打险种。这种保险的特点是价格昂贵,缴费期长,而保障力度相对来说不如定期寿险。作为弥补,保险公司主打的就是分红牌,业务员更是强调高分红高收益。就这么说好了,如果被保险人真的身故,那么买分红型两全寿险远不如买定期寿险;但如果一直平平安安没出事,那么买分红型两全寿险显然更“划算”(姑且这么说说,其实保险是谈不上“划算”问题的),因为最后一次性领取的满期金,生存金,红利从总数来说还不至于比保费总额低,当然算收益是否真比存银行高就很难说了。不良业务员往往抓住客户希望有保费返还甚至有收益的心理,故意夸大红利的水平,刻意隐瞒红利的不确定性,以此忽悠客户。类似的情况屡见不鲜。所以千万不要贪图高分红高收益而买保险,不然被忽悠是难免的。

说了这么多关于分红险的内容,其实也不是说真就不能买分红险。只是说,你既希望给予你夫妻俩充分的保障,又希望到时候“还本付息”,没这么便宜的事情给你的。只能是购买一份分红型寿险为主险,后面附加诸如重疾险啦,住院津贴险啦,意外伤害险啦,等等一系列保障型保险。然后由保障型保险来满足你要求的高保障,而分红险来满足你希望的“还本付息”。

我不知道你是出于什么考虑希望“还本付息”。如果你是因为对保险不够了解,希望“两全其美”,那我前面的解释应该可以让你断了这个念头了。如果你是图收益,也一样。如果你是希望为了固定的目的,比如养老啊,孩子教育金啊,之类,做长期储蓄,那我觉得你倒是可以考虑购买一份中长期分红险的。但是这类保险价格贵,缴费期长,你在设计保费的时候最好给自己留点余地,因为一旦交不起钱,最终导致保险失效的话你亏得很厉害。

但购买时也有那么点小诀窍。我前面假设的是你们没有孩子。如果你们夫妻确实想购买这么一份中长期分红险来作为养老金,那么我个人建议你们等有了孩子后,以孩子为被保险人购买这样一份保险。理由很简单嘛,孩子年纪小,保费相对来说便宜些。至于保险期限,你们可以做适当选择,这个也得看具体的条款。一般来说,类似的保险要么是规定一个具体年数为保险期限,20年啊30年啊,或者是到被保险人的一定年龄,60岁啊65岁啊,之类。

这里也需要提醒你一定,那就是务必想清楚你们买这份保险到底是为了谁!这么说可能有点让人费解。举个例子,我见过一款分红型寿险,保障是到被保险人88周岁。就有一对夫妻为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孩子买了这份保险。只要稍微有点复利知识就知道,这份保险的红利如果一直累积生息到被保险人88周岁,可以让这份保单的利益最大化,业务员也是这么假设的,最后的数字看着很诱人。问题是这对夫妻看着诱人的数字,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等他们孩子都88岁,他们夫妻俩在哪儿?本来是想给自己准备份养老金的,这下等于是给自己的孙子甚至重孙一辈攒钱了!也许你会问,那红利不等到最后支取可以么?只要是现金分红,当然可以提前支取,但同样,按照基本的复利知识分析,这份保单最后的总收益要大打折扣。更何况前面都说了,红利到底有多少还两说呢!业务员永远喜欢说保单红利比银行利息高,可业务员永远不会说是比活期存款利息高还是比5年期定期存款利息高!

综上所述,在不考虑你的保费能否同时承担夫妻二人这三大块需求的情况下,你们可以考虑以孩子为被保险人,购买一份(或两份,看你们夫妻愿不愿意合买)分红型两全寿险,实现你要求的“还本付息”,至于以后是做养老金还是孩子的教育金婚嫁金这个你们自己看着办。其次,你们夫妻俩各自为对方购买一份重疾险,后面附加住院津贴险和意外伤害险,嫌保障不够的话再附加定期寿险和意外伤害医疗险。这样的话你们三大块要求可以都满足。

如果你预备的保费不足以同时支撑这三大块,你又不能再大幅增加保费(插句嘴啊,保费最好设计保守些),优先建议你考虑意外伤害险,其次是重疾险和住院津贴,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给你保障的!至于更多体现理财要求的分红险,放在最后考虑。就是说先保证前面保障性保险的保费,剩余部分再用来买分红险。

还有一点,你们也可以考虑给孩子购买些保障型保险,考虑的顺序在你们自己的保障型保险之后,分红险之前。保险的另一大原则就是“先大人,后小孩”。毕竟孩子的保险也是你们在缴费啊,对不对?

最后还有一点,那就是你们夫妻俩不能把了解保险选择保险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尤其不要只听信业务员的介绍,就算是熟人是亲戚也不能全信!因为保险导致朋友亲戚反目成仇的情况多了!不是我危言耸听,中国的保险行业实在太乱水太深,防人之心不可无!业务员推荐保险都是从佣金角度考虑问题的。如我前面所说,你提供的财务信息少了点,但我也敢说,肯定有人会给你推荐某些公司的某些产品,而且肯定以分红险为主。保险产品是无所谓好不好的,只看合适不合适。而最了解你们家庭财务状况的自然是你们夫妻俩,只有你们才能最终评判哪份保险最适合你们。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是不理智的,即便是我的意见也仅供参考。其实学保险不算太难,5块钱买本《保险法》一读,你们就能少受很多忽悠了。不要只听别人介绍就买保险,更不要碍于人情买保险,那保费可都是你们自己的钱!

有问题可以再联系我,或者补充提问也可以。祝你们好运!

妈呀,头一回打这么多字,累死我了。不过只要能帮到你们,值!

5. 各保险公司的英文名及缩写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China Life Insurance Company Limited。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PICC Property and Casualty Company Limited。
股份保险公司的股东并不一定是公司的顾客,相互公司的投保人作为所有人可以参加选举董事会,由董事会任命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专事公司的业务经营与管理。投保人能以取得"红利"的形式分享经营成果。
专属保险公司由工商企业自己设立,旨在为该企业、附属企业以及其他相关企业的风险保险或再保险的保险公司。

股份保险公司:
股份保险公司类似于其他产业的股份公司,由发起人根据《公司法》设立,由此具体规定了公司发起人的人数、公司债务的限额、发行股票的种类、税收、营业范围、公司的权力、申请程序、公司执照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司组织由三个权力集团组成,即股东、董事会、高级经理人员。
相互保险公司相互保险公司也是一种公司组织形式,但是一种非营利公司,没有股东,公司为保单持有人(投保人)拥有。因此投保人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公司所有人,又是公司的客户。

各保险公司的英文名及缩写

6. 保险有哪些种类?

保险种类:人身保险、财产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火灾保险、海上保险、货物运输保险、运输工具保险、工程保险、损失保险、盗窃保险、农业保险、责任保险、公众责任保险、雇主责任保险、产品责任保险、职业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定期死亡保险、终身死亡保险、两全保险、年金保险、人寿保险、疾病保险、分红保险、投资连结保险。

扩展资料商业保险大致可分为:财产保险、人身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津贴型保险、海上保险。
保险费率是保险费与保险金额的比例,保险费率又被称为保险价格。通常以每百元或每千元保险金额应缴纳的保险费来表示。
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保监会陆续出台一系列资金运用新政,拓宽了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问题解答》规范了保险公司投资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证券公司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等多类投资产品的偿付能力认可标准,防范保险公司资金运用风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保险
参考资料:人民网-保监会加强监管 确定部分投资产品偿付能力标准 

7. 中国保险公司排名前十是什么?

国内保险公司排名前十每年都会有一些不同。

中国保险公司排名前十是什么?

8. 为什么很多人反感保险?

买了保险,满怀希望能赔,最后被套路一分没有的惨状,不是经历过的人不会懂。
往往因为一个字,就会让你损失几十万!

公子当年在保司任职时,听说过这样一个客户:付先生,郑州普通出租车司机,一个月挣5000来块,老婆在当地电子厂流水线干活,一个月挣不了多少,女儿刚上初中。因为他是跑出租的,容易遇到各种意外事故,所以经常给自己买意外险。


当时他就买到了一个50元保一年,保额100万的意外险。据他的描述,他感觉性价比很高:



但看完以后,销售人员跟他讲,他还需要买医疗险、重疾险和寿险,而且他这个意外险只赔全残,不赔伤残。



当时的他根本就听不进去。

很不幸的是,5个月以后,付先生在跑晚班时,撞到绿化带,冲到了对面的马路上,最终导致左腿被截肢。付先生起先以为他的意外险可以赔付这一切,但是结果下来让他大跌眼镜,这个保额一百万的意外险只报销了一万二的医疗费,至于截肢导致的残疾,一分没赔。

付先生气得打电话找到卖他保险的代理人闹,被人家指着保险单说:看清楚了,是意外身故和全残赔100万,你截肢只是残疾,肯定不能赔!

当时这个事情,给我所在的保司添了不少麻烦,但是付先生作为消费者,并不懂这些事情,公子也无可奈何。全残是全残,伤残是伤残,截肢只算7级伤残,不算全残。



保险合同上真正的全残是:




要想拿到100万,除非付先生两只脚都被砍了,结果现在只有左脚截肢,算七级伤残,按道理可以赔保额的40%,100万赔40万,因为他买的意外险只赔全残,不赔伤残,所以这40万也拿不到了。

他这样的结果,我也为他感到可惜。都说保险公司喜欢玩“文字游戏”,孙先生就是这种“文字游戏”的受害者之一了。

有时候简简单单一个字,全残和伤残,可以少赔几十万,所以在很多人眼里,保险公司是骗子:



没办法,普通人根本不懂保险,保险条款又极其复杂,



就拿付先生这件事来说,你说怪保险公司吗?肯定怪,怪保险公司不够耐心,没有一点点的对条款进行解释,

但只怪保险公司吗?恐怕也不是,保险条款上白字黑字写得很清楚的东西,并没有骗人,甚至销售人员都反复提醒过付先生。但是我们消费者,其实并不清楚这一两个字的产品造成的真实差异。

公子从业十多年,的确见过很多这样的保险条款,一些小细节就会影响赔付结果。今天,公子就为大家盘点一下这些“坑人”的保险条款,希望大家以后能够避免踩到这样的坑。为了避免没有必要的攻击,这里公子全部都隐去产品名称。



付先生买到的那种意外险,市面上也蛮多的:



先解释下意外险保什么。

意外险一般保三个责任:意外身故、意外伤残、意外医疗。所谓意外身故,就是因为意外挂了,保险公司会一次性赔笔钱,当然,很多保险也赔全残,比如脑部受到严重创伤,智力低下到生活不能自理,或者成植物人了,跟死了差不多,也可以赔。所谓意外伤残,就是因为意外残疾了,比如断手断脚了,保险公司会根据《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评判一个伤残等级,然后按照等级赔保额的一定比例,比如十级伤残赔10%保额,50万赔5万。所谓意外医疗,就是因为意外事故受伤了,到医院治疗花费的费用如手术费、药费、住院费等,保险公司也会报销。

咱再来看这两款保险:A产品是“意外全残或身故保险金“,B产品是”意外身故保险责任“、“意外伤残保险责任”、“意外医疗保险金”。
上下一比,A产品没有伤残,没有医疗, 伤残前面已经说了,分十级,每级按照一定比例赔付保额,一级赔100%,十级赔10%。

而付先生那种左脚截肢的,只能算七级伤残。断了条腿,挺严重了吧?两款产品怎么赔?

A产品不赔,因为他只赔全残和身故,而B产品可以按七级伤残赔,100万能赔40万,这中间发生的医药费,B产品也可以扣掉100元免赔额以后按80%报销。全残和伤残,一字之差,就差了几十万!



事实上,除了断腿截肢这种意外,我们更常遇到的是猫抓狗咬、烧伤烫伤这种意外,A产品连这些都不保,算哪门子意外险?很遗憾的是,类似A产品这样的在现实中卖得贼火,大家买意外险一定要仔细看清楚。


还是两款意外险,市面上都特别火,基本保险责任都没啥大问题,但一看投保须知里的免责部分,也暗藏猫腻。

A产品说高空出事不赔,而高空定义为两米及以上;B产品说高空坠落身故或全残只赔10万,而高空就变成了10米及以上。2米和10米,就差一个数字,它们的差别有多大?
我们假设,老王从两层楼(6米)上摔下来,这中间的医药费,可能造成的残疾赔款,B产品可以赔,而A产品就不会赔。两米和十米,一字之差,就可能造成几十万的差距!

很多保险产品,不仅是条款本身,在投保须知、健康告知等地方也会设置障碍,这里就是在投保须知缩小赔付范围的狗血操作,让人不得不防。


这是两款寿险,责任很简单,死亡或全残就能赔笔钱,100万赔100万,买200万赔200万。但是在这里大家要注意,有些条款是不赔全残的!
像是上面产品A产品,只包括死亡,并不赔全残。那么意味着什么呢?比如老王很不幸,出了车祸,永久性高位截瘫,四肢关节技能完全丧失。B条款能赔,但是A条款就不会赔。像是A产品这种,堪称市场上的一股泥石流。



要知道之所以寿险会赔全残,是因为全残从严重性来看,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



大家来看看这些描述:“双目失明”“四肢关节没用了”“嚼不了,吞不下”都非常非常严重。所以,作为寿险,把全残加入赔付项,是非常合理的,也是非常体恤和人性化的。因而市面上绝大多数寿险产品都有身故和全残。
更搞笑的是,上面不赔全残的A产品卖得比B产品还要贵。同样是100万保额,30岁男,20年缴费,保至60岁,A产品3130元,B产品是1460。
又贵,责任又差,妥妥得智商税。


这是两款重疾险,都说能保障“癌症二次赔”,

癌症也就是合同里面的恶性肿瘤,被成为疾病之王的癌症,国内存活率只不过30%-40%。治疗癌症通常要三十四万,如果用最先进的质子重离子疗法,费用可以突破七八十万,很多人没有钱,只能放弃治疗,这就是导致我们国内癌症存活率低的原因之一。

癌症不仅难治,治疗贵,而且容易复发,转移,因此很多重疾险都有癌症二次赔这个选项,但它们癌症二次赔要求的时间不同:

A产品首次患癌后隔3年又得癌症可以赔,B产品首次患癌后满5年又得癌症可以赔。

一个3年,一个5年,有什么区别?

医学上有个专业名词叫“五年生存率”,医师对这个词语的解释是:如果癌症患者在接受有效治疗之后,5年内还活着,说明这个患者的癌症得到有效控制,甚至达到了“癌症基本已经接近治愈”的程度。大白话来说,如果某人患癌,在治疗后5年内不死,那基本上证明他的癌症被治好了。



我们都知道癌症容易复发,很难治愈,有了癌症二次赔,可以在第一次患癌治了几年没治好的情况下,还能再赔一次接着治,不会因为没钱而放弃治疗。

但假如老王第一次患癌后,治了3年,钱花光了,山穷水尽之时,A产品又赔60万,B产品一分不赔,那这个癌症二次赔又有什么用?要是老王能撑过5年,早就好了,还需要第二次赔付吗?

3年和5年,仅仅一个字的区别,放在现实中,真的有可能把人活活拖死。


还是刚才那两个重疾险:



你仔细看去,B产品不仅要求癌症二次赔间隔时间要满五年,还要求发病顺序按照它的规定来。

我们看上面两个条款,我来给大家举个具体例子:

老王不幸得了恶性肿瘤,5年后不幸又得了恶性肿瘤,那么没问题,这两个条款都能赔。但如果老王第一次得的是其他的重疾(比如急性心肌梗死),5年后得了恶性肿瘤。那么不好意思,A产品能赔,而B产品就不会赔。


大家看出来差别没?问题就出在产品A多了第二段话,产品A不管你第一次得的是不是肿瘤,第二次得病是肿瘤都可以赔保额的120%,但产品B需要你第一次得肿瘤,第二次还得肿瘤才会赔,如果第一次重疾不是肿瘤,无论你得多少次肿瘤都不赔!

那么问题来了,同样的责任,谁能控制自己生病的顺序?

上面这个产品B,如果第一次得的重疾不是癌症,你就不可能用到这个“癌症二次赔”保障。这不明显是坑吗?可是遗憾的是,产品B在市面上卖的非常好,就是内个叫“X福”的,不知道大家猜出来没有。

没想到区区一个癌症责任,就有这么大的差别。大家务必要留心,不要被坑了。


这是两款百万医疗险,可以报销特殊门诊的医药费,比如去门诊做肾透析、做癌症放疗化疗等。

癌症也有很多治疗方式,不仅可以做放疗、化疗,还可以吃靶向药,或者用免疫疗法、内分泌疗法等。但不是所有医疗险都会报销这些。

比如A产品只报销放疗和化疗,但B产品上面提到的疗法都报销。别看就多两行字,差别老大了!

看过《我不是药神》的都知道,里面那种一盒几万块,一个月吃几盒,一年吃掉一套房的抗癌药,就是靶向药,这么贵的药,A产品居然不报销,难道医生叫你吃靶向药,你要跟他说:“不行,我的保险不报靶向药,你还是给我剃光头做放疗”吗?

买保险是为了自己能在治病的时候可以有更多的选择,而不是用保险来限制自己的选择,这种只报销癌症放化疗的医疗险,谁买谁踩坑!



前面那两款百万医疗险,只是在一项责任上少赔几种癌症治疗方法,这两款产品,那就是连最基本的责任都没有了。


百万医疗险的责任就四个:住院医疗、特殊门诊、门诊手术以及住院前后门急诊。住院医疗:像床位费、膳食费、诊疗费、检查检验费、治疗费、药品费、手术费这些都会报销。特殊门诊:绝大部分百万医疗险只报销三块,门诊肾透析、门诊恶性肿瘤和器官移植后的门诊抗排异治疗。门诊手术:常见的手术都包括,没啥好说的。住院前后门急诊:住院前7天和后30天的门急诊,比如住院前有急诊治疗或者出院后需要复查的费用,都可以报销


但有的百万医疗就会给你偷偷的缺几个,比如产品A,只有住院医疗和特殊门诊,一般门诊和住院前后门急诊就没有。而B产品这四个基本责任都是齐全的。

老王去医院切个阑尾,做手术的钱A产品不报销,B产品就可以报销要是有什么病医生叫出院后复查,A产品还不报销,B产品就报销。

作为一款百万医疗,这样缺责任,你好意思吗?



对于百万医疗险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续保条件。我们现在见到的百万医疗险,通常都是一年期的,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今年我能买到这百万医疗险,明年我身体出现变化了或者产品下架了,那么我还能不能买?


目前市场上最好的产品,能够做到保证续保X年,比如产品A,就有保证续保权。但是,“保证续保”这四个字,就像是“金字招牌”,什么产品都往上面靠。


比如B产品,条款上写得是是“连续投保”,这个会被解读为也能保证续保。这两者有什么区别?比如老王,今年得了癌症,明年连续投保,A产品能续,B产品也能续。没有区别,


但是,老王今年得了癌症,明年A、B产品都下架了,A产品保证续保6年,6年内都还能续保。B产品下架了,没办法连续投保了,只能等待保司的安排了,涨价还是直接拒保任人宰割。


大家看出差别了没?对于这种“连续投保”的产品,我没有办法保证他不下架啊,它跟“保证续保”区别非常大。


还有一类,叫做可续保,它也经常和保证续保混作一谈。比如C产品,条款上写得是“可以申请续保”。朋友们,大家可要想清楚,“可以”跟“保证”,这完全是两个概念。产品下架了,这完完全全是不可抗力,产品没了,就没法续保了即便它写“可续保到10000岁”,也没什么用。


篇幅限制,我就不再继续往下举了,写这么多,也不是希望大家和我一起在这里看图找不同,关键是要在买保险的时候学会避坑。

要想看清保险条款坑人的真面目,首先我们得学会看保险条款。



学会看保险条款不可能,但是作为消费者,我们可以学着看一些最基础的部分,我们最需要看的就是投保须知、健康告知、保险合同。


投保须知如果是在某些互联网平台上购买的保险,我们一般会看到有投保须知,



买保险不能乱买,为了防止一些人买到不合适的产品,投保须知里都会对这款产品适用哪些人群,哪些风险是除外的,不保的明确列出。但有的保险,如果要给你设坑,就会在投保须知这里设置很多不合理的免责条款,或者某些标准规定得过严。所以,购买一款保险,了解它的投保须知是第一步。


健康告知保险不仅不能乱买,而且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买,特别是健康险这种,对个人身体健康状况都有一定的要求。保险公司通常会在投保前问询投保人的身体状况,过去是否患过某种疾病,或者是否理赔过。这一步是为了筛选出那些高风险的患病人群,如果已经生病的人也来买保险,最终要么保险公司赔穿,大家的保单都赔不起,要么大家的保费都上涨,买保险就失去了意义。



健康告知一定要重视起来,对于每一个病,如果感觉自己有或者很相似,千万不能硬买,线上买可以走智能核保,拿捏不准就申请人工核保,线下买的话直接申请人工核保就行。

保险合同我们支付完保费,一定时间之后就会收到保险合同,这是最复杂的条款也是坑最多的地方。拿到一份保险合同,我们主要看里面提供的保障责任和免责条款就行。

保障责任长这样:



里面详细说明了等待期内出险怎么赔,等待期后大病怎么赔、中症怎么赔、轻症怎么赔。注意看清楚这里是赔保额还是赔保费,寿险是只有身故没有全残还是都有,医疗险责任有没有缺失,或者像前面列举的癌症二次赔到底能不能赔。


免责条款长这样:



里面列明了哪些情况不赔,一般而言,免责条款主要是免责那些故意自杀、被投保人故意伤害来骗保的情形,又或者是被保人因为违法犯罪、战争核爆等问题导致的出险。本质上问题不大,主要是怕有些保险条款免责太过分,把不该免责的也写了进去。


保险是个非常专业的领域,就算我们知道了怎么看保险条款,也难免会因为专业名词太多而感觉晦涩难懂。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上一些专业的医学网站比如丁香医生、微信小程序如腾讯医典等了解专业的医学知识,如果是看不出来哪一款责任好与不好,也可以到网上看很多专业人士写的保险测评,再不济,你来问我也行。



估计看完文章大家都会这么说,保险就两个不赔:这个不赔,那个不赔。
保险就是靠拒赔赚钱的吗?
当然不是!

保险公司的利润来源于三个差:
死差:预计出险率和实际出险率的差值。比如原本预计100个人10人出险,实际上只出险5人,那为了赔10个人而收取的保费就会有剩余,保险公司就会盈利,拒赔可以使实际出险的人数小于10人,从而实现盈利。费差:保险公司运营每一个产品,运作全国的门店,都有成本,如果成本节约了,那保险公司也可以实现相对盈利。利差:对于有些理财型的保险产品,保险公司会给到我们一个收益,但同时保险公司收取我们的保费后也会投资出去拿到一个收益,就像银行存钱和贷款一样,只要保险公司做到“贷款收益”比给我们的“存钱收益”要高,就可以赚钱。


现实中,保险公司设计一个产品,通常已经预计了这款产品覆盖人群的出险率,比如国内寿险都是按照保监会发布的《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上记录的死亡概率来设计产品的,产品设计之初假设的出险概率就和实际出险的概率差不多,所以“死差”基本不能产生利润。

那万一保险公司拒赔呢?保险公司没那么喜欢拒赔。

两个原因:从数据上看,保险公司拒赔率并不高。



公子找到了19年上半年各家保险公司的理赔额和理赔率放在上面,可以看到,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理赔率最低也都在97%以上,普遍在98%,99%,保险公司并不是靠拒赔获利。

从动机上看,保险公司也不愿意总是拒赔。保险行业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消费者购买保险的频次也很低,谈不上什么品牌。如果某家保险公司给消费者的印象全是拒赔、拒赔、拒赔,那消费者很容易就转向别家公司了。相反,我见过太多保险公司不该赔却赔了的情况了,不为别的,就为名声。

那保险条款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区别?主要还是在于设计保险产品的精算团队,他们认为某些责任容易造成长尾风险(未来会多赔很多)或道德风险(存在骗保可能),站在保险公司的立场上,就删改了这些条款。但这样的修改客观上也导致消费者正常的保障需求得不到满足,颇有种“一刀切”的意味,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只是我们要知道的是:咱们买的保险,本质上是跟保险公司签订的一份合同,合同写了就赔,合同没写的就不赔,保险公司挣钱不靠拒赔。我们真正需要学会的,是通过研读条款,避开那些保障残缺的保险,买到真正价廉质优适合我们的保险。


公子作为业内人士,总不能按着全体精算人员的手说,你,你别改,公子能做的,只能是在每一次推荐的时候,把条款看得更仔细一点,尽力提醒大家,帮助大家。


这就是公子一直笔耕不辍,坚持在保险科普这条路上的原因。你的点赞,就是我继续前行的动力。以上。

大家还有不懂的,可以留言或者私信,码字不易,如果大家觉得有用,可以点个赞,算是给我的鼓励。

关注肆大财子。买对保险,省一半的钱!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