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大众凸显了现代教育的?

2024-05-05 04:48

1. 高等教育大众凸显了现代教育的?

在讨论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育公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对命题本身进行解读。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教育公平问题,实际上是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与公共教育资源短缺及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之间的矛盾。
近10多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同时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对中国未来的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都是严重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教育公平问题,即主要由公共教育资源短缺及教育配置不均衡带来的问题,这也就是制度安排带来的问题;第二,创新问题,即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及整体办学质量的问题,尤其是高校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还有着很大的差距;第三,就业问题,高校规模的扩张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之间存在着结构性的矛盾,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第四,体制问题,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问题,如大学行政化。近10多年,我国高等教育取得的巨大的辉煌,即标志性成果就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但同时大众化带来的问题又确实在困扰着高等教育,教育公平问题便是其中之一。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教所所长、社会学教授马丁·特罗(Martin A.Trow)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他认为,适龄青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小于15%为“精英教育(Elite Higher Education)阶段”、大于15%为“大众化教育(Mass Higher Education)阶段”、超过50%为“普及化教育(Universal Higher Education)阶段”。
在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中,涉及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育公平的关系问题。他从社会学、政治学的视角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育公平关系的考察,对我们反思中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育公平问题颇有启发。他认为,大众化教育带来教育公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起点平等,即即入学机会的均等。精英教育是少数人的教育,入学标准以出身和地位为依据。大众化教育是通过现代社会的筛选器——考试来选才。马丁·特罗说,人们必须通过补偿性计划和引进其它非学术标准来减少丧失了受良好教育权利的社会群体和阶层的入学机会的不平等。二是学业成就即教育过程和质量的平等。
这里,有四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公平伴随中教育的全过程。教育公平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且与教育的每一个阶段相对应,当高等教育入学率很低时,教育机会均等的政治问题将较多集中在初等和中等教育阶段,但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越高,民主和平等的机会均等问题就越集中在第三级教育的重要部门。二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体现了教育公平与不公平的相对统一,而这又是与社会结构密切相关的。在马丁·特罗看来,大众化阶段的教育依然是提供尊贵的和收入高的职业以及以前只有极少数精英才拥有的经济社会地位。但由于大量的工人阶级青年开始进入大学,大学扩张对中上阶层青年生活机会的影响日益明显。三是大学之间的不公平。大众化是以高等教育机构的多样化和分化为前提的,多样化高等教育机构本身就是一个等级结构,处于这一结构顶层的是名牌大学,这些大学基本上仍然进行着精英教育。事实上,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主力基本上是地方院校、民办院校和高职院校,名牌大学的规模大多数没有太大的扩张。而学生为了在未来谋取好的职业、博取优势的地位,往往争着上名牌大学,这就是大众化阶段高考竞争依然十分激烈的原因。四是不同地区、种族、宗教以及社会阶层在高等教育的入学比例上存在不公平。
根据马丁·特罗的理论,结合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实践,我们认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大背景之下,应该对公平这一概念进行正确地理解。公平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非绝对概念,世界上不存在不受限制、完全意义上的绝对公平,任何一个国家、制度下讲的公平都是相对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也是每个公民所享有的基本人权,每个孩子都享有上学接受教育的权利,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即表明让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基础性教育是政府和家长应尽的义务。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础,教育的公平问题是涉及民族未来的问题。
从高等教育大众化视角来看,与只有少数人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条件的精英教育不同,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入学机会,使得高等教育惠及普通人群,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从这个角度而言,大众化对高等教育公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比精英化的高等教育更能体现教育的公平。从阶层流转来看,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无疑是我国阶层流转的“助推器”。在我国户籍制管理较为严格的现状下,伴随着高校的录取,很多学生由农村户口转变为城市户口,人口向更高的阶层流动。而高考作为目前高校选拔人才的主要机制,尽管在选合理、公平、公正方面面临着很多的非难和责问,但高考制度是人才选拔中所有不合理制度中的最合理的制度,也体现了相对公平的理念,并不能因其存在很多弊端,就因噎废食,将其废止,将“孩子”和“脏水”一起泼掉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我们以数字来说明高等教育大众化对教育公平的促进作用,自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起,青年上大学的机会愈来愈多,2001年起农村青年上大学比例逐步提高,2005年达到了53%,这在精英教育阶段是不可想象的。并且,我国实行奖勤补贷助等政策,比较好地解决了解决困难学生入学问题,基本上确保不让一个因经济困难不能入学和辍学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大众化促进了教育的公平。但随着大众化的进程推进,带来了的就业问题、困难学生问题等,这是一轮新的不公平,也就是由“能不能上大学”的问题转向了“上什么大学”的问题。
要分析教育公平问题,不得不对“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自改革开放以来,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在哲学界一直引起争论。改革开放前,过度重视公平忽视效率,造成了社会发展缓慢的后果;改革开放后,强调了效率优先,忽视了公平,这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因素,造成了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的恶果。从教育领域来讲,也存在着公平与效率的矛盾。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大大提升了效率,但同时又带来了教育新一轮的不公平。从社会发展讲,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经济、文化、教育的需求不断增长,需求类型与层次呈现出多元化。改革开放前,人们追求“温饱”,只是满足生活的最低层次的需求,即解决“温度”的问题。改革开放后,人们接受更高层次、更优质的教育需求日益增长,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提高,即解决“风度”的问题。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大众化向普及化的过渡阶段,但随着大众化问题的缓解,人们对于优质资源配置的需求凸显出来,即要求政府如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现实状况,另一方面,这种不满意正是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在面对高等教育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就是推动了高等教育和社会的发展。
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来看教育公平问题。教育公平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公平、公正包括教育的公平、公正是人类社会发展追求的最终目标。目前,学者们普遍认为,教育公平包含了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这三个层次,这是学者们达成的共识。教育公平问题不仅仅是教育本身的问题,而是在错综复杂的多种因素交互作用下产生的问题,因而我们不能仅从教育学的角度来思考教育问题,而应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大学看大学,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多学科、多维度来看教育公平问题。高等教育大众化一方面促进公了平,另一方面又带来新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区域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落后地区的差异,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在升学率、经费投入及在校学生数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各地区普通高中升学率差距很大,以2005年为例,全国高中升学率为76.25%,高中升学率最低为宁夏,仅为53.64 %,最高的是北京达216.84%,最高与最低之间相差4倍;各地区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投资相差很大,最高的北京与最低的贵州相差3.8倍;每10万人口中高等学校在校生数也存在着巨大的地区差异,最高的北京与最低的贵州相差7.85倍。
第二,阶层的差异不断扩大。厦门大学有关学者曾以“辈出率”概念来表达不同阶层子女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差距,并做了相关调查。调查显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阶层的辈出率远远高于工人、农民、商业服务人员和城乡无业人员的辈出率。这表明,身份较高阶层的子女拥有比身份较低阶层子女更多的入学机会。另外,在未来社会角色方面也体现出了差异,表现在就业岗位、就业职位等方面,这是高学历教育中导致的新一轮的不公平。
第三,城乡的不公平,即区域不公平在城乡的体现。相对来讲,农村的高中教育比较落后,城市的高中学校的数量远远多于农村的高中数量,而高中教育又影响着之后的高等教育,因此,农村青年就比城市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低。
第四,社会两极分化影响高等教育的公平。一是贫困家庭孩子上大学难。二社会两极分化直接影响孩子对高校的选择。最近,在微博上有一则报道,《高收入家庭子女更易进名校》。北京大学在《首都高等教育质量和学生发展调查报告》。中显示,从调查的北京70多所大学来看,被调查学生中家庭收入最高的20%家庭被定义为高收入家庭,发现“211”和“985”高校中高收入家庭子女的学生要多于普通院校以及高职高专、独立学院等。在高职高专中70%左右的生源来自农村家庭。
第五,性别差异,农村的性别差异更加突出。城市入学人口的男女性别差异已经很小了,但在贫困的农村地区,男女儿童少年上学机会的差异仍然很大。尤其是教育收费对农村女海的上学机会产生了负面影响。不仅在教育机会上,男女性别存在差异,从就业角度来讲,也存在着差异,女毕业生比男毕业生生就业相对而言要困难。
综上分析,教育的公平问题主要体现在地域差异、阶层差异、城乡差异、家庭经济状况差异及性别差异方面。我们提倡教育公平,并不意味着在教育资源配置、教育机会、教育投入等方面实现均等,而是说要缩小城乡、阶层、区域之间的差异,体现相对的公平与公正。
造成高等教育不公平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以最近的热点话题——“异地高考”来切入,多视角、多学科地分析造成教育公平问题的深层原因。
“异地高考”可以说是前几年“高考移民”问题的延续。“高考移民”就是将学生的户籍迁移到升学率较高的地区来参加高考,这凸显了教育制度的不公平,同时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种腐败。前几年“高考移民”被严厉查处之后,目前“高考移民”由国内转向了国外。而在国内则表现为“异地高考”诉求的出现。“异地高考”的问题同“高考移民”问题一样,本质上都反应了教育制度设计的不合理。
从教育本身来讲,反映我国高校布局的不合理。高校在中心城、东部地区、发达地区比较集中,而在非中心城市、落后地区、中西部地区数量比较少。从高等教育来讲,大学集中在中心城市、发达地区、东部地区,这些地区的毛入学率较高,这些地方的就业机会较多,因而吸引了很多学生报考这些学校,而这些城市吸引了较多的外来人口,特别是农民工,因此“异地高考”的诉求也随之成为必然。
从制度设计来看,户籍制以及城乡二元结构是造成“异地考高”诉求的根本原因。户籍制对人口合理流动造成障碍是根深蒂固的。户籍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现有的户籍制下,从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来看,就地上学,即按区域划片是基本原则和基本做法。但另一方面,我国又盛行“重点学校”的划分,因此,“择校”在我国就不可避免,为了能够上好的、重点学校,家长不惜巨资,拉关系走后门,这同时又带来了严重的腐败问题。“高考移民”和“异地高考”凸显的都是“择校”问题,根本上是因为户籍制度没有废除。因此解决中国教育的公平问题,根本上是要进行体制改革,设计科学、合理的制度。
“异地高考”的呼声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共同吁求。不久前,江苏省宣布准备出台“异地高考”政策,这被成为破冰之举。接着,有山东、福建、上海、天津、黑龙江、江苏、广东等13省市明确表态,随迁子女“异地高考”具体方案最迟将于2012年年底前公布。我们希望,“破冰”、“试水”之举尽快铺开。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和追求目标,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因而,教育公平不仅是教育的问题,也是社会的问题。因此我们要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就必须跳出教育的框架,从制度、经济、政策等多维视角去解决,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首先,教育公平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配置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进行制度的创新,要建立一个体现相对公平、公正的制度。
第二,要加大教育政策的调控力度。在高校的布局结构上,要改变目前高校过分集中在中心城市、东部地区、发达地区的状况;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要加大社会公平公正政策上的调控,缩小阶层之间的差别,使各阶层对社会经济、文化教育资源享有的权利能够做到相对的公平公正。
第三,要加大对教育领域腐败惩处的力度,坚决遏制“择校”之风的蔓延,并且在各个类型、各个层次高校办学上体现公平公正,重点大学和一般高校在资源配置上尽可能公平公正,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在资源配置上也要体现相对的公平公正。
教育公平问题不仅是长期积累的历史问题,还属于“更新换代”的新型问题,面对新一轮的教育公平问题,要跳出教育这个框架来思考和采取相应的措施,最终根本上是要靠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来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从而推动教育和社会的向前发展。

高等教育大众凸显了现代教育的?

2.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意义

为什么要进行高等教育大众化,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模型能不能适应中国的国情,有没有必要进行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些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和高等教育理论界思考较多、争论较激烈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潘先生认为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其立论有三:首先,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需要培养大量的高水平的生产、管理、服务人才。其次,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21世纪掌握高新科技的创新人才只能由大学来培养,中国本科以上的人才储备量太少,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将处于不利地位。第三,国民文化素质的重要性:人口的文化构成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我国城乡居民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还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如潘先生所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应重复西方发达国家所走过的老路,而应优先发展科技和教育,争取在知识经济时代能够迎头赶上,从长远的观点看,这是一条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高等教育大众化正是这条高速公路的超车道。”

3.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对比

  精英(英才)阶段  大众化阶段  普及化阶段  毛入学率  15%以下  15%——50%  50%以上  高等教育观  视为少数人的特权  被视为有资格者的权利  被视为一种义务  高等教育功能  培养学术精英与统治阶层  培养广泛的精英,重点是技术英才  为发达工业社会大多数人的生活准备  教育内容与课程  高度结构化和专门化(必修制、学制)  模块化、半结构化、灵活性、学分制  仍有模块课程、非结构化,课程之间的界限被打破  教学形式与师生关系  重师承关系的导师制、个别指导或讨论教学  师承关系弱化,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讨论式教学  形式更加多元化,更多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  学生的就学方式  中学毕业后直接进大学、住校且连续学习取得学位、辍学率低  多数学生中学毕业后直接入学、入学更容易、水平参差不齐 、辍学率较高、住校与走读相结合  延迟入学现象较普遍、辍学者增加、多数学生有就业经历、大部分走读  教育机构的特点与界限  共同标准、高度统一性、相似性  标准多样性、更具综合性  无共同标准、更加多样化  院校规模  校均规模2千人——3千人、学术小社会  师生总数达3万人——4万人、住读走读相结合的大学城  规模不受限制、教学时间集中、联系松散  领导与决策  少数英才决策  决策程序更民主并受相关利益集团影响  公众及各种利益集团更多的介入决策  学术标准  共同的、较高的标准  标准相对多样化  标准更加多样化  入学选拔原则  选拔性的(以中等学校的成绩或高考成绩来选拔)  准选拔性的(成绩标准加非学术标准)  非选拔性的(对有升学愿望和资格的所有人开放)  学校管理形式  学术人员兼任行政职务、选举或任命制、任期制  主要由专业管理人员承担  高度专业化的管理人员大量出现  学校内部管理  教授治校、元老教授垄断管理  中青年教职员和学生享有一定管理权  广泛的民主参与  高校与社会的分界  界限分明、封闭的大学  界限淡薄,开放的大学  界限消失,大学社会一体化  [1]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对比

4.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思考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概念、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过程及最终目的加以思考,克服脱离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脱离我国的实际情况而盲目推行大众化教育,并希望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和实践有一定的帮助。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 发展; 个性张扬; 思考 在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在各方面压力汇合下,最先开展高等教育大众化运动,到20世纪60年代,物质基础比较发达的欧洲大陆率先回应,形成了第二波高等教育大众化运动。20世纪70年代以后,第三波高等教育大众化运动则主要发生在一些社会和政治处于双重转型的国家,其余的大多数国家也在进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努力。此时,高等教育大众化已经去掉了先前的激情,开始变得更有理智,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我国自1999年高等学校大规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用了5~6年时间开始告别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但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并不是简单的数量扩张,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条件作基础,要有高度完善的高等教育自身体系作保证,更要形成尊重个人,敢于张扬个性,个体平等发展的价值观念。一、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对传统精英教育的扬弃传统精英教育主张高等教育是精英的特权,而精英是由先天决定的,或是由于天资突出,或是家庭的经济状况比较优越,或是家庭地位较高。传统的精英教育不仅主张进入高等教育是精英子弟的特权,而且主张高等教育就是为培养精英而设的,是培养教会的牧师、文化巨匠、科学家和国家官员的教育。(一) 传统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现代意义的高等教育,如果从意大利的波隆尼亚大学创立算起,发展到今天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了。我国现代高等教育是以1895年北洋学堂(即今天津大学)的创办为肇始,至今也已有一百年的历史了。几百年来高等教育的职能、结构、内容发生了许多变化,每次变化都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变化有关。但是,高等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各方面的挑战。1. 高等教育面临着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的挑战。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半个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惊人的,而且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也是惊人的。经历了五次伟大的革命,基本上是每十年一次。这种惊人的发展速度要求高等教育不仅内容要更新,而且要求培养目标、培养方式都要有根本的改变,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跟上科技发展步伐的人才。但是高等教育的改革却又是十分迟缓的,高等学校的教学与之前的状况没有实质性改变,很显然科学技术发展的迅速与高等教育改革的迟缓形成了尖锐的矛盾。2. 高等教育面临着社会变革的挑战。首先,是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冷战已经结束,但竞争越来越激烈。其次,科学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引起了社会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却带来了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再次,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化,当前正处在大转型、大发展、大分化的关键时期,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的关键阶段,人口与资源矛盾最为激烈,经济失调,社会失序、心理失衡,社会伦理需要重构。可见,我国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也是各种矛盾的突现期。3. 高等教育面临着两种文化冲突的挑战。一种文化冲突是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我国悠久的历史孕育着优秀的文化传统。但是传统文化毕竟是旧时代的产物,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精华的部分能够激发人们奋发图强,促进现代化的建设,但糟粕的部分则可能阻碍现代化的进程。另一种文化冲突是中西文化的冲突。我国在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西方的文化。西方文化有些具有先进性,例如他们开放的思想、务实的精神、民主的传统,我们应该结合我国的实际加以吸收和融化。但是也有一些腐朽的,或者有些在西方是可行的,但不符合我国国情的,我们则要加以分析和摒弃。(二)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教育发展的自行选择 高等教育不是供人们仰望的圣物,而是供人们生活使用的有效策略,它的发展过程是从目标到工具的过程,与人类进化的过程正好相逆。正是面临着上述三个方面的不断挑战,高等教育开始从祭坛上走了下来,开始了它服务经济社会,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的新旅程。可见,高等教育从祭坛上走下的过程,是人类自身价值升腾的过程,是从精英的培养向大众化前进的过程。在这个选择实践中,人类认识到高等教育离不开大众,只有在大众的参与下,高等教育才能变成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最有效的工具,才能成为人类普遍享受的福利,成为人类精神普遍上升的阶梯。正是在人类这种不断上升动力驱使下,高等教育才从泛泛的一般化形式变成生动的具体的形式,从一个在很大程度上只具有装饰品意义的外在的东西变成人类心灵自我改造和实践的东西,从一个只适合极少数精英的东西变成一个普遍的东西,一个为大众所共享的东西,变成生动具体的适合每一个人的东西,人的个性进而得到了展现,潜能得到了发挥,人类开始真正接近自己梦寐以求的精神家园,生存状态也开始由躁动不安归于和谐安馨。二、 高等教育的进入口与物质生活状态密切相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就是将人类改造自然的内容引进高等教育殿堂的过程,体现了人类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发展,体现了一个对自身力量从否认到逐步确认的进化,是把大批的俗人带进高等教育的殿堂,共享一种价值观,用现代化武装人力和物力的作用,共建美好的人类社会。(一) 科学观念走进大众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驱 人类在不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认识到科学以它自身的成就向世人展现了其巨大的威力,这就大大地激发了人们对科学知识的渴求,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扩展,促进了人们对科学文化的信仰和依赖。在这种信仰和依赖的指引下,人们接受了机器大生产,接受了专业分工,接受了科学管理法则,接受了工厂的制度,接受了新的消费模式,形成了新的价值观。整个社会就在这种价值观的激发下行动起来,开始走出自给自足的相互隔离的社会生活状态,走进彼此分工协作的相互关联的新的生活状态。人们的身份也因此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们开始由原来单一性的角色向多样化的角色转变,对社会生活的新法则开始有了新的期盼和设想。人们不再仅单纯要求物质方面的利益,也要求体现自身的价值。这种追求是人们对个性的追求,对民主的追求,是与科学理念相容的,充分地体现出了人们在物质福利享受的同时,也有体现自身精神价值的追求,而能够调和这二者关系的最佳途径是用个体能力的发挥来呈现自我价值。 在人们已经认识到科学是体现人的力量和价值的根本手段的时候,能力至上就成为社会转型的一条基本原则,而人们要获得科学知识进入科学的境界就必须接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就成为科学与个体能力发展之间的桥梁。人们在对高等教育功能的认识上的不断提升,在这座科学理想的圣殿中不断的吸取营养,科学观念开始不断走进大众,大众对进入高等教育的愿望日益强烈,从而大众就开始逐渐走近高等教育。(二) 社会物质生活的高度发达拓宽了人们进入高等教育的口径 随着物质生活不断的丰富,人们对科学观念的认识和接受也开始不断由浅入深,由偏颇到全面。一方面,人们开始主要看到的是科学力量的物质作用,对科学对个体的作用也主要是从物质层面来考察,还不能从科学对人类生活状态的作用及对个性价值观的作用等角度来考察。另一方面,人们只有在真正成为从事科学活动的主体时,才能真实地体验到科学的精神层面的价值以及它在发展人的个性中的作用。从科学观念与个体改造世界能力的联系贯通上看,个体要求获得科学知识与技术,都只是把科学当成工具,同时也把自己当成工具来接受,属于个体潜能的开发,无法达到个性发展和完善,这个时候的社会生活状态仍是不发达的物质状态,还没能让人们超越物质层次,更没有达到向精神生活转型的阶段。这既局限了大众对科学更进一步的认识,也局限了他们进入高等教育的能力。 大众进入高等教育,是以物质目标追求开始,但必须要以精神追求终结。高等教育大众化是适应社会生产转型而出现的,是人类发展的自我选择,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物质前提是社会物质生活已相当的富足,社会已经为高等教育吸收大众的进入准备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可见,进入高等教育的口径始终是与物质生活状态密切相关的,只有社会的物质状态达到了高度发达状态,这时进入高等教育的口径就会大大拓宽,高等教育才真正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三、 个性张扬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最高形式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在物质条件高度发达,高等教育的体系高度完善,社会形成以尊重个性为核心价值观念,个性的发展得到充分的张扬。(一) 多样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之路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高等教育多样化是实现大众化的必经之路。多样化的必然性在于:一是社会需求的多样化,社会上的行业千千万万,对各类人才的规格、层次、要求也是千千万万的,同一模式下的人才不可能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二是人的个性、智力、需求、追求的目标以及愿意付出的代价是不尽相同的,只有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才能满足更多人的不同的学习需求;三是国家的财力有限,只有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多渠道集资,才能实现大众化。 从国际上来看,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与高等教育多样化的过程也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美国学者马丁·罗特在论述高等教育发展阶段时提出,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高等教育必然发生质的变化。马丁·特罗对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定义是:对应于规模的扩大,新阶段的要素成为制度和结构,并且整个高等教育多层化、多元化的过程,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多数人来说,是扩大了入学机会,而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则是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提供适合人们需要的高等教育。(二) 高等教育自身体系的不断完善,为个性的张扬提供了舞台 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空前地扩张高等教育的规模,设置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机构,满足各式各样的消费者要求。于是,高等教育学生多了,学校多样了,学制多样了,课程多样了,教师多样了,学生毕业的资格也多样了。高等教育自身体系的不断完善,为个体发现自己的潜能提供了机会,一旦个体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充分地选择课程,就可以避免很大的盲目性和强制性,就能够比较快地找到自己的发展潜力所在。个体就必然开始有意识地设计自我,按照一种理想的人格来充实自己和展现自己,并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设计,推动自己的人格达向完善。同时,个体在适应多种知识的要求过程中了解多种知识的价值,各种知识的价值的存在又为个性潜能的发展提供了观照的参据,也为个性潜能的实现提供了机会。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对各种知识存在着包容性和开放性,为种种知识的发展提供了场所。各种知识的平行发展,体现了多元的文化价值观,体现了文化消费时代对各种有用知识的需求,也为知识的创新提供了一个更宽松的环境。多种知识的存在,个性的张扬,与知识创新共舞,形成了大众化高等教育升华的大舞台。(三) 个性张扬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最高形式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主旨是给个性平等发展的机会。与精英教育维护特殊利益的旨趣相对,大众高等教育价值观的核心是普遍性尊重个性,并把个性的充分实现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内在追求。在精英教育的时代,个性的价值一直处于被掩蔽的状态,它受到物质条件的限制,受到纯知识的、国家利益至上的以及物质实效的价值的掩蔽。高等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使人获得精神自由,其活动的本质是精神的,而非物质的,即追求物质需求的满足是推动高等教育发达的条件,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才是其根本的目的。探索和获取知识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但这只是人类活动的手段,而非根本目的。高等教育目的的实现需要一种有效的社会制度保障,这种制度是在一种社会普遍承认的价值观引导下进行的,而这种价值观又是文化能够存在的关键,高等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使人获得精神自由个性化的高等教育,是以学生的最大受益为目标,是以适合学生最大的发展为目标,是以学生最后成为社会上独立自主的人格和自我发展能力为目标。它打破了高等教育原有的统一格局,理顺学术、行政权力和市场的关系,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形成学生的个性特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只有物质基础高度发达,大众才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只有多种知识存在,大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多样性、个体性才有可能,也只有大众建立起了以尊重个性为核心的价值观念体系,把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高等教育活动的最高目标的文化价值观。显而易见,高等教育的真正转型就发生在价值观的层面上,崇尚知识的实体价值,认为国家的力量不是无限的,大学生的自主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市场组织作用应充分利用的时候,高等教育才能更好地走向大众、走向个人、走向个性,变成个体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基本形式,其教育的个性化、个性的张扬,是个性平等主义的理想和个体潜能充分实现的最高理想。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从毛入学率来看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但是从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看,高等教育大众化体制还处在构建之中,以尊重个性、给个性以平等发展的机会的价值观还远没有形成。按2000年11月27日~29日,CECD组织和我国教育部在北京共同召开的“高等教育入学、质量与公平”大会上的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处在起步阶段,离真正的大众化高等教育有很远的路要走,有很多工作要做,而不能盲目的认为我国已完全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们只有尊重客观现实,尊重教育发展规律,才能走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每一步。

5.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道路

美、英、日三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都是走从社会某些力量办学向整个社会各种力量共同办学扩展的道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也未能例外。改革开放以后,伴随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以及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政府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继续包揽整个高等教育的全部事务和费用。其一,相对计划经济体制而言,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是小政府与大社会的关系。随着体制的转变,国家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下降,财政赤字高达几百亿。政府几番出台的教育拨款政策,如教育经费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达4%,教育拨款做到“三个增长”,均难以兑现。这说明政府是难以单独承担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重任的。其二,民办高校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虽然政府承认只有20多所,但民办高校仍然在逐年增加,已达1230余所。这说明社会需要这些高等教育机构,而且也有力量兴办和维持。政府大可不必统包整个高教。由此可见,不管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必将走由政府办学向整个社会办学扩张的发展道路。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道路

6. 简述高等教育大众的利与弊

亲,很高兴为您解答[开心],简述我国高等教育的优势与弊端如下所示:弊端:在“应试教育”下,多数学生受到忽视,产生厌学情绪,片面发展,个性受到压抑,缺乏继续发展的能力。
“应试教育”是一种不正常的教育,它是把应付考试作为整个教育的重心,对教育的基本职能“尽可能的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人创设良好个性最佳成长的空间,为社会的良性发展不断提供最大的创新动力”不能顾及或者干脆不提甚至对教育“基本职能”产生“负作用”。“应试教育”是一切为了考试分数、忽略人性的和谐健康发展的“不健康”的教育。
优势: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课改”的全称,建国以后课改已有过好多次。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大红花]【摘要】
简述高等教育大众的利与弊【提问】
您好,这道题由我来解答,我是百度问一问合作的老师,已经收到您的问题,我这边正在为您查询,请稍等片刻,请不要结束咨询,[作揖][作揖]打字需要时间,稍等一下等下就好[开心][开心][开心]【回答】
简述我国高等教育的优势与弊端【提问】
能换成这个问题吗【提问】
可以的,亲[大红花]【回答】
亲,很高兴为您解答[开心],简述我国高等教育的优势与弊端如下所示:弊端:在“应试教育”下,多数学生受到忽视,产生厌学情绪,片面发展,个性受到压抑,缺乏继续发展的能力。
“应试教育”是一种不正常的教育,它是把应付考试作为整个教育的重心,对教育的基本职能“尽可能的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人创设良好个性最佳成长的空间,为社会的良性发展不断提供最大的创新动力”不能顾及或者干脆不提甚至对教育“基本职能”产生“负作用”。“应试教育”是一切为了考试分数、忽略人性的和谐健康发展的“不健康”的教育。
优势: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课改”的全称,建国以后课改已有过好多次。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大红花]【回答】
希望能够帮到您,如有做的不对的地方,您可继续咨询,多多包涵。[大红花]~[开心][开心][开心][开心]【回答】

7. 高等教育大众化对高等教育质量会产生什么影响

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就超过 15%,按国际上的通行标准,我国高等教育已进人大众化阶段。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可以满足更多的人上大学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但高等教育数量的快速扩张也使人们对教育质量产生担忧:从教师角度看,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已使高校可供发掘的师资潜力十分有限,生师比例在不断上升,再加上师资的结构性短缺,许多热门专业的教师更显匮乏;从办学条件看,高校扩招使学校的教育设施更趋紧张,办学资源被稀释,生均指标全面下降;从学生角度看,高校扩招使高校的生源质量受到影响,也使人们在心理上形成了对就业的压力,一些专科学校将面临生源质量问题;从管理角度看,高校扩招使学生人数骤然增多,教学、生活等管理活动明显增多,如果管理主体水平没有提高,管理质量难免下降。
  教育质量观是人们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的价值选择。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们应从思想上转变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树立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新形势的教育质量观,保证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大众化教育还要与市场结合。

高等教育大众化对高等教育质量会产生什么影响

8. 影响高等教育的因素

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主要有: 
 (1)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收入)和发展速度、产业结构以及由此引起的高级人力资源的需求状况等。经济因素往往是高等教育结构形成、发展以及调整过程中的决定性要素。
 (2)文化、传统因素 文化、传统因素主要包括社会文化的总体水平,由历史传统形成的民族文化特点及观念等。文化因素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影响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但却具有历史的连续性,因而其影响和意义深远。世界各国在高等教育结构上所存在的差异性往往带有各国文化传统的烙印。 
(3)科学、技术因素 科学、技术因素主要包括科学技术的总体发展水平与速度、科学技术系统的规模结构等。科学技术因素对高等教育影响主要体现在层次结构和科类结构上,社会科技发展越快,对更高层次特别是研究生层次的人才需求越旺盛,而现代科技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又要求高等教育调整科类结构,拓宽专业口径,培养跨学科人才,增强灵活性和适应性。
 (4)教育因素 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教育因素主要包括教育制度、义务教育、各级普通教育及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和结构。 
教育因素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为基础教育提供师资的高等师范教育培养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的调整上,也体现在因基础教育的发展而引起的高等教育需求扩大而要求对高等教育进行整体结构性调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