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影响

2024-05-18 16:49

1. 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影响

以下三点原因:(1)缺少准备金的“大明宝钞”强制推行造成的经济问题。(2)朱元璋的“洪武型”经济政策自身具有延续性和不易改变性的僵化特征。(3)大航海时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出超地位,以及东亚贸易圈中白银自身作为国际货币的优势。拓展资料:明代货币制度演变不同阶段简述(一)通货混用阶段(1361-1375)。明朝建国前,1361年,朱元璋曾铸造铜钱,1368年元月,朱元璋称帝,铸“洪武通宝”,直至1375年,铜钱一直作为明朝的法定通货。但当时明朝政府并没有禁绝其他通货的流通,如宋代、唐代时期的铜钱或是蒙元时期的旧钞,甚至是类似布帛、粮食谷物等实物都可以在市场流通,货币市场相对混乱。(二)纸币推行使用阶段(1375-1435)。1375年,明朝政府发行“洪武宝钞”,自此禁绝金银交易,官方规定了纸币,银两及铜钱之间的汇率,并在1394年,铜钱也被禁用,“大明宝钞”成为了官方唯一的合法货币,官员薪俸和国家税赋都有体现。但这种纸币的发行并没有准备金,造成后期纸币大幅度贬值,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白银在这种大环境下成为一种在地下流通的非官方货币。(三)钞钱银兼用阶段(1436-1522)。由于“洪武型”经济政策的弊端,纸钞无法作为唯一法定货币,1436年,明英宗朱祁镇开放了银禁,修正了国家货币政策,自此货币白银化呈现稳定发展趋势。(四)白银货币职能确立阶段(1522后)。嘉靖四年,明世宗进行税制改革,纸钞自此不再流通,白银确立了其唯一法定货币地位,明代的货币白银化完成。

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影响

2. 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第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明代宝钞的肆意发行。明代初期,本来是以铜钱作为发行的货币使用,但到后来,随着与蒙古族的年年征战,很多铜钱都流失在外,明朝本身所储备的铜钱并没有多少,并不是支撑市场上的正常贸易进行。再加上,明朝可以开采的矿石并不多,制作铜钱的工艺过于繁杂,成本太高,在短时间内发行大量的铜钱填补是不太现实的事情,所以就只能用通过印纸币来缓解市场上的缺口。 在明朝的洪武年间,就开始了大量印钞,大量的纸币在市场上流通,但明朝的统治者很显然没有考虑到市场上的环境,没有做好足够的评估就肆意的大量发行纸币。一开始明朝的百姓还是非常喜欢这些纸币,因为只要用手中的金银就可以等额换取了,但到后面,市面上的纸币越来越多,远远超过了市场所承受的范围。市场上的纸币越来越多,带来的自然就是纸币贬值,钱就不值钱了,市场上的钱不值钱了,自然就需要其他的货币来代替,这时候白银货币化就十分的顺理成章了。第二个原因就是明代海上贸易的盛行,有大量的海外白银流入中国,提高了明代变硬的储备量。最后一点与明朝的内部市场有关,我们都知道,明代已经出现了最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高度的发达,即使是国内的商业也是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状态。2.影响:1)打破了专制政府的货币垄断权;2)切断了通向恶性通胀之路;3)促进了明末市场的繁荣与商品经济发展;4)疯狂的白银掠夺与民众的贫困化;5)导致了明朝政治危机。在政治上,白银货币化最大的影响就是在财政税收上的,各地的商业发展加上海上贸易的频率大大的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明代的税收有了很大的增加。最为关键的是,白银货币化已经开始反作用于明代的社会,对明代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影响,明代在国际上的地位如此之高,和白银货币化也离不开。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